
莲上鸟 张成林 摄
▲▲许小鸣
荔湖是增城城区的一大景点,也叫挂绿湖,与增城区政府只有一步之遥。知道增城有这么一个美丽的湖泊,是读李玉樟《漫步荔湖》一文知道的。到了增城,就去看看。荔湖就在区政府边上,没有围挡,它就静静地躺露在天空下。那日,天空没有多大的太阳,带一点微雨的阴凉。进入湖区的宁静让我有点醉氧的感觉。湖水平静如镜,对岸的浅山在入夏之后略显黛色,与绿色湖水相接,真的是印证了“湖光山色两相和”的美。我到过很多地方,游玩过许多名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它们都很美。但荔湖的美和它们有质的不同,如果说杭州西湖是商业与文化比翼齐飞,济南大明湖是清幽与人工堆砌并拢,那么荔湖有杭州西湖的湖光山色,却没有浓烈的商业味儿;有济南大明湖的清幽,却没有大明湖明显的人工雕琢,它的怡人来自于原野的本色,朴素、清幽、淡雅。人立在其中,尘埃荡涤由表至里,随即能够看到灵魂的倒影,智慧的门徐徐开启。
湖中有一条长长的绿道,连结湖中的小岛,似乎把湖分成两半。走在绿道中,我感受到难得的怡人,空气的清新使人神清气爽。绿道的两廊种植有萱草、雄黄兰、花叶芦苇等,正值萱草开花,金黄灿烂,十分抢眼。雄黄兰也不示弱,一串串伸向天空,将红色发挥到极致。橙黄色的萱草花和辣椒红的雄黄兰花将午后略带阴郁的天盖住,在心头渲染出一片明媚,那些花朵的鲜艳,用炽热的颜色驱散了心头的阴翳,在你徐徐舒出的气息中融化。尤其是雄黄兰,一整串的仰面花,我觉得它是自信的象征,上次看到这两种花,是在北戴河,那是在整片的街道旁边上。那些花朵,我几欲伸手,又几次克制,最后,还是忍不住,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小心翼翼摘了一朵。每次摘花我其实都有一种罪恶感,但欲望总是像毒瘾一样无法控制。地陪张主席告诉我,环湖路长12公里,走一圈需要2小时,走这样遥远的路程对我这个懒人来说,那是不可能的事。坐在绿道的围栏上发呆,对我来说是可以一个下午一动不动的。
荔湖的岸边有荔枝树。荔枝尚未看到果实,旁边有很多枯树,是死去的荔枝树留下的枯萎的躯干,风雨的淘洗已经使其肤色呈灰白色,此刻与天空似乎有高度的协调,奇形怪状的枝干与不规则的身躯看起来就像沙漠的胡杨,这种死而不朽的景象,很自然会让人想起生命的坚韧。
荔枝是增城的特产,因此增城也叫荔城,此湖原来叫荔湖,据说是2011年底,根据征名结果,改为挂绿湖的。荔湖风景区原来是一个水利工程,升级建设之后,按照“森林围城、绿道穿城、绿意满城”景观设计理念,以及构建多样化水生态及追求地域特色水文化要求,分为湿地生态区、滨湖休闲区、湖光山色区和森林氧吧区四个景观功能区,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同时也为外地游客提供一个旅游好去处。
荔湖的另一边,是山坡地草坪,宽阔但不是平坦的,占据着草坪的中央是两颗木荷,我知道它们的名字是来自林业和园林局挂的名树名木牌子。木荷高高地站立,枝叶似乎快要相接,就像一对恋人牵手相视。树下,二对情侣正挽着长长的婚纱拍照,摄影师在人字梯上爬上爬下,手舞足蹈,颇有些声嘶力竭地指导情侣摆拍姿势,尴尬、累与喜悦全部糅合在靓丽的妆容之中。
凤凰花已经飘落,在地上躺平成一枚银杏叶,漂亮的卧姿让我每每踩着梅花步伐绕道而行。在这里穿行了近一个小时,只见到零星的游客,临近停车场,忽然听到一阵轻轻的话语,几个老太太和一个小伙子正在讨价还价。原来是小伙子开着一辆汽车,敞开的车后厢堆满各种饮料轻食在树下摆卖。上面悬着一块白布写着“学长的茶楼”,还有一行小字:夏日炎炎——阳光茶饮。他们好像不是为了买卖而存在,在这个人行稀疏的绿荫丛里简直是一道祥和诗意的风景,把荔湖的美点缀得更为丰盈。我举起相机拍照,老太太们赶紧躲闪,小伙子则退到车子旁边,还下意识地整理了衣服,然后比起手势,我知道他应该是习惯这种摆拍了。
我用短短两个小时在城市的空间里感受了大自然的湖光山色,在静美的时光中清洗了心肺,有一种悠然悄悄进驻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