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向美国马里兰州…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
·深耕实干谋发展 多…
·文明“软实力”筑牢发…
·广东全力做好台风“丹…
·凝聚合力提升镇容村貌
·擘画城乡发展新图景 …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
·“减法”破壁垒,“加…
·台风“丹娜丝”来了,…
·天津开展防汛救援联合…
·研判未来科技发展趋势…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
·中缅泰将全面清剿电诈…
·小暑至,觅清凉
·无限山河热血中
·从日本教科书上的卢沟…
·暑期旅游升温
·甘将热血洒淞沪
·“正视错误、承认责任…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
·看房客增多,有证房源…
·开发商与专家眼中的“…
·今年来中国不动产“带…
·多地持续推进“收存转…
·老旧小区改造年度计划…
·“矿山”期待解锁“新…
·网络“伪专家”泛滥,…
·高冠与高帽
·惠来荔枝咏
·诗词二首
·时 空
·撒向万福湾的金种子
·荔湖之美
·彰显母爱的伟大和至高
·揭东英歌:面具背后的…
·考试作弊的实物
·第五部分 书法绘画(…
·车师后王国 国王加特…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揭东英歌:面具背后的神秘傩舞传承

时间:2025/7/7

  在潮汕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宁英歌舞与潮阳英歌舞早已声名远扬,成为无数人眼中的文化瑰宝。然而,在揭阳市揭东区,还隐藏着两支鲜为人知的英歌队伍——老岭英歌队与翁内英歌队。它们曾有过辉煌的过往,却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沉寂。据相关记载:“1949年10月19日,揭阳县城解放,人民解放军举行入城仪式,梅岗区人民政府组织老岭英歌队参加,并作表演。同月,梅岗区举行三庆祝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庆祝揭阳县人民政府成立、庆祝梅岗区人民政府成立),老岭英歌队到会参加庆祝,并进行表演。1950年元旦,翁内英歌队游行表演20多公里,边行边舞到梅岗区人民政府拜年。1957年元宵节,揭阳县组织老岭英歌队到广州市参加广东省文艺会演。1958年后,翁内村因水库建设,令村移民到云路镇棋盘村立寨。”

  笔者曾于埔田老岭村和云路棋盘村,走访了曾经参与英歌舞表演的徐木光老伯(97岁)和彭沛娇阿姨(85岁)。在他们的回忆与讲述中,老岭英歌与翁内英歌(以下简称“揭东英歌”)的神秘面纱被缓缓揭开。

  1987年翁内英歌队表演场面。资料图片

  2008年老岭英歌队表演场面。资料图片

  □吴雁云

  揭东英歌的独特魅力

  揭东英歌又名 “唱英歌”,巧妙地将唱与跳两种艺术表现形式融为一体,打造出别具一格的舞蹈样式。其演绎的故事取材于《水浒传》,讲述梁山泊好汉趁着闹元宵佳节,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情节,每个舞者身上悬挂的写有梁山泊好汉名字的腰牌,更是增添了故事的代入感与真实感。

  丰富的表演形式

  揭东英歌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融合了戏剧的叙事性、舞蹈的优美性以及武术的刚猛性。传统揭东英歌的表演团队在规模上较为灵活,人数最多可达 108 人,少时则依据实际情况,一般为 12 人、24 人或 36 人。表演时,舞者脸上绘制特色脸谱,每人手执长约1尺4寸(46厘米)、直径4厘米的木槌,表演时由吴用担任领队,掌控全场节奏;身手敏捷的舞蛇人时迁负责在前探路,指挥开场敲鼓以及精心布阵;在打槌角色上,头槌扮演的是勇猛刚直的乌须李逵,头鼓对应的则是威风凛凛的红须关胜等,他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前棚打槌是整个表演的一大亮点,采用慢板活槌的节奏,槌法呈横向左右开弓之势,动作引入武术中的经典马步,如沉稳扎实的平马、灵活多变的偏身马、刚劲有力的倒扣马等,同时结合腰鼓、苏锣、大钹齐声敲打,鼓点遵循七鼓三槌的韵律,表演环节中的阵法更是变幻无穷,有气势磅礴的双龙出海、流畅连贯的过棚、灵动逼真的出水入水、规整稳固的三角楼、美观大气的摆屏、庄重肃穆的拜槌等,令人目不暇接。

  后棚表演别出心裁地融入诸多戏剧元素,像诙谐幽默的花公子戏大姐,充满神秘色彩的瞎子算命,趣味横生的佛公戏佛母以及展现民俗风情的传统布马等,丰富了表演的内涵与观赏性。

  独特的面具文化

  老岭英歌最大的特色之一是佩戴面具。在游神队伍中,部分表演者佩戴狰狞可怖的面具,这些面具不仅是表演的道具,更是傩文化的象征。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祭祀文化,傩舞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驱鬼逐疫、祈求吉祥。英歌脸谱和面具的绘制过程如同一个神圣的仪式,将扮演者从“人”变为“神”,增添了角色及演出的神秘色彩。这种面具文化不仅体现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敬,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北方傩舞的深厚渊源

  老岭英歌与北方傩舞有着深厚的渊源。英歌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傩舞,其表演形式、动作和寓意都与傩舞相似。傩舞在秦汉时期传入潮汕地区,与当地风俗融合,形成了具有潮汕特色的祭祀礼仪。在老岭英歌的表演中,舞者通过夸张的动作和狰狞的面具,展现出一种驱邪避疫的气势,这正是傩舞文化的核心特征。

  2024年12月23日,老岭英歌成功入选揭东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认定不仅是对老岭英歌艺术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其传承与保护的有力推动。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