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向全球文明对话…
·挺起民族脊梁,蹚出发…
·千亿交易额见证电商强…
·心怀公益 情系桑梓
·今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
·市三防指挥部启动防汛…
·加强岸线保护利用管理…
·铁骨铸丰碑 传承慰…
·不断畅通要素流动“血…
·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
·少年健儿擂台拼拳脚
·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生命…
·打造医药大健康产业发…
·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展示普宁发展形象 …
·提高预防接种人员业务…
·智矫赋能提质效 多…
·关心关爱一线职工 维…
·抢救民间文化遗产 …
·提供平台展风采 锻…
·促进国球文化交流 助…
·基本养老金再涨,惠及…
·事关汛期施工安全,国…
·今年我国夏粮实现稳产…
·守护好肉制品安全
·我国科研人员在南海北…
·大刀队的热血传奇
·启动全国“养老服务消…
·我国战略性金属找矿实…
·软骨发育不全等86个…
·加速突破1000亿件…
·青岛举行海上巡游迎接…
·一封关税信为何让日本…
·也门胡塞武装:红海受…
·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再次…
·英伟达市值一度破4万…
·美国研究人员训练机器…
·多家银行经营贷利率下…
·中国银行助力制造业“…
·险企治理结构持续优化…
·沪指站上3500点 …
·基金投顾“发车”冲刺…
·多只债基二季度份额环…
·合理规划假期,收获充…
·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教育…
·材料作文“信息判断”…
·暑期要警惕这五类电信…
·我去网吧找过我的学生
·青少年长期便秘危害大
·夏日吃沙拉,要注意安…
·国家疾控局发布登革热…
·儿童尿频原因何在?
·小暑养生重养心
·怎样养护膝盖?医生为…
·长痱子了该怎么办?痱…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挺起民族脊梁,蹚出发展新路

时间:2025/7/11

  □新华社记者 朱基钗 张 研

  “太行山似海,波澜壮天地。”八百里太行,壁立千仞,巍然挺起华北之脊,屹立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坐标。

  盛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赴山西考察,过华北平原、穿太行层峦,来到三晋东大门阳泉。这里,正是当年正太铁路行经处。

  “今天来到这里有特殊意义。”7月7日,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总书记来到位于阳泉市狮脑山顶的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八路军烈士敬献花篮。

  骤雨初歇,浓雾蒙蒙,松柏如盖,苍翠欲滴。青山如丰碑无言,一种雄浑、凝重的感觉直入肺腑:这是一座凝铸了民族之魂的大山。

  “我们在太行山上,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深沉激昂的歌声,曾响彻这里的千山万壑。

  对脚下这块土地,习近平总书记知之甚深。2020年5月那次来山西,总书记曾谈及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山西也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

  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太行精神、吕梁精神……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词,一页页荡气回肠的史诗。

  一座大型锻铜雕塑《奋起的母亲》与40米高的百团大战纪念碑遥相对应,被束缚的“母亲”紧抓石块,奋力反抗。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石三孩,焦四孩,李五孩,王毛孩,常小道孩……”《百团大战革命烈士名录》纪念碑,如长城绵延。稚气未脱的孩子挺起民族脊梁,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青山埋忠骨,浩气励后人。

  习近平总书记沿着台阶而上,缓步来到纪念碑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向八路军烈士三鞠躬。

  百团大战纪念馆里,一块巨大的怀表将时间定格在1940年8月20日晚8时。“空前危险”“空前困难”的时刻,百团大战不啻一声惊雷,发出抗战到底的吼声。

  驻足、察看、沉思,重温这段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

  纪念馆大厅,总书记同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

  “百团大战 光耀千秋”的铜色浮雕上,高擎红旗、手握刀枪、勇毅向前的年轻战士组成铜墙铁壁。大家凝神倾听,站在前排的孩子们,胸前的红领巾格外鲜艳。

  习近平总书记字字铿锵:“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孩子们要争做民族的脊梁,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得更加强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希望你们好好努力、奋发图强,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

  上世纪初,山西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开通。太行山中的阳泉,由一个小车站发展起来。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来到这里,看到阳泉境内铁路沿线丰富的资源,畅想“以平定煤铸太行铁,将来可操全国实业界之牛耳”。战火纷飞的年代,这只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浴火重生的战斗史,淬火成钢的发展史,贯穿着同样的“越是艰险越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专注闸阀,把最擅长的事做到极致,经历市场经济的洗礼,闯过体制改革的阵痛,以技术创新开辟新赛道……百年老厂的艰难蜕变,浓缩了一部民族工业的历史。

  向总书记介绍情况的企业负责人,1995年进厂工作,经历了阳阀紧跟时代转型重生的历程,深有感触:“凡是畏畏缩缩、改革不彻底,企业就陷入困境,凡是抓住机遇、大胆改革,企业就蓬勃发展。”

  面对精神抖擞、干劲十足的产业工人,习近平总书记一番话催人奋进:“我国的工业发展,过去是靠一榔头一锤子地敲,今天要靠先进技术和装备来提升水平。实业兴国,实干兴邦。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更上层楼,为建设制造强国多作贡献。”

  山西,兴于煤,也困于煤。乌金滚滚,几多荣光,“点亮过全国一半的灯”,然而,时代车辙转换,隆隆声远,也一度面临前路的彷徨。

  全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党中央交给山西的一项战略任务”,期望不可谓不深、任务不可谓不重。

  这些年,多次到山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用好这一机遇”“要有紧迫感”“不要反复、不要折腾,争取早日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这一次,进一步明确认识论和方法论——

  要“坚定”:“要保持定力,经得起阵痛,克服迟疑观望和患得患失心态,跳出煤炭行情好时不愿转、煤炭行情差时转不动的怪圈”。

  要“有序”:“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不要一哄而上,‘金娃娃’还没抱上就先把吃饭的家伙扔了”。

  破解一煤独大,抓好能源转型,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适度多元发展……一言以蔽之,就是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有序向前推进”。

  转型之路不容踌躇,需要的正是“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决绝,正是“看准了就抓紧干”的担当,正是“一榔头一锤子地敲”的韧劲。

  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谋发展,历史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阵痛。探索注定是掘进式的,而其意义则必将是开创性的。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大上发表《愚公移山》著名讲话,引用愚公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传说,号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述山西右玉县70多年几代人接力奋斗,把“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的故事,强调右玉精神体现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迎难而上、艰苦奋斗,是久久为功、利在长远。

  困难是一点点搬,成功是一代代挣,有了这股精神,就能播绿成荫、驱山赶海,这是颠扑不破的历史昭示,这是再创辉煌的必由之路。

  新华社太原7月10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