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南霞
时代潮涌,使命催征。在普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揭阳市司法行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普宁市社区矫正勇立法治建设潮头,以“精准矫正、智慧矫正、人文矫正”为航向,将创新思维融入日常实践,用实干担当镌刻奋斗足迹,在基层治理的宏大画卷上,绘就出浓墨重彩的司法行政篇章。
智慧矫正提质效,科技赋能监管新生态
走进普宁市“智慧矫正中心”,科技感扑面而来。“三区十九室”科学布局,自助矫正终端、远程视频督察系统等智能设备高效运转,宛如一个个忠诚的“数字卫士”。依托先进的大数据分析技术,系统能够自动生成矫正对象行为轨迹预警图,精准捕捉潜在风险,将监管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防控”,累计处理越界数据11658条、定位异常1708条、风险预警64条、昼伏夜出预警342条,用数据彰显智慧矫正的硬核实力,以“电子围栏+智能预警”等科技手段编织严密高效、安全网。
为提升基层司法所执法水平,普宁市司法局积极探索“1+N”结对帮扶机制,即1个先进司法所对口帮扶N个后进所。通过开展案例研讨、经验分享交流等多样化活动,扎实推进“传帮带”工作。近两年,在揭阳市司法局组织的社区矫正执法检查中,受检司法所均获评优秀等次,充分展现了“智慧化”“优质化”“规范化”三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创新双轨强根基,体制机制焕发新活力
制度固本,规范致远。普宁市司法局先后出台风险分析研判、应急处置、档案管理等制度10余项,构建起覆盖报到接收、日常监管等环节的全链条工作规范,落实以制度带工作,以规范促成效。
协同联动,效能跃升。普宁市司法局联合检察院、卫生健康局、人民医院等部门成立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对象病情诊断、妊娠(哺乳期)检查和生活不能自理鉴别审核委员会及专项检查工作专班,通过建立“联席会议+联合督办”机制,实现暂予监外执行工作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重大跨越,让工作衔接更加顺畅,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党建统领,双轨并行。普宁市司法局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推行“党建+社区矫正”双轨模式,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矫正业务核心,有效激活基层力量,凝聚起齐抓共管、攻坚克难的工作合力,为矫正工作注入强劲动能。
多维监管筑防线,日常矫治彰显新担当
监管严明有度,彰显法治威严。普宁市司法局坚持“线上”“线下”双向联动,全力织密监管网络。严格落实“司法局+司法所”两级核查机制,每日各核查在册对象总数的10%、20%人次,半年累计核查数据超万条。聚焦重要节点及重点人员排查管控,以实地走访拓排查覆盖面、个别教育增矫正精准度、联合巡查提管控强化度、交叉评查推整治规范度,结合典型案例剖析、法治宣讲解析,为社区矫正对象提震慑增敬畏促守纪,织密社区矫正安全网。
帮扶精准有方,传递司法温度。通过创新“社区矫正+”教育模式,精心打造“法治讲堂”“技能课堂”“心理沙龙”等特色服务,靶向提升矫正质效。同时,深度融合本土文化资源,开展潮汕嵌瓷文化主题教育活动,以“破碎、重组、升华”为内核,通过文化溯源、工艺讲解及手工实践,引导社区矫正对象领悟嵌瓷艺术所蕴含的匠心精神与生命哲理——矫治之路正如嵌瓷之艺,需在破碎中优化自我,在重组中沉淀心智,最终实现精神升华。诸多举措既彰显了司法人文关怀,又以文化浸润激发内生动力,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向精准化、人性化、高质量发展迈进。
暖心帮扶助新生,社会融入展现新作为
“感谢你们的帮助,让我重拾生活信心!”普宁市社区矫正对象陈某眼含热泪,激动地表达着内心的感激。这一幕,正是普宁市司法局暖心帮扶工作的生动缩影。普宁市司法局联合卓越职业培训学校精心构建“需求摸排+技能培训+就业推荐+跟踪帮扶”一体化服务体系,结合普宁市当下就业形势,因地制宜、因“人”施策设置专业培训课程,破解社区矫正对象“两难”(适应社会难、就业安置难)问题,累计开展技能培训842人次,培训对象75名,25名对象取得相应技能证书,帮助38名社区矫正对象成功实现就业,让他们在新的岗位上重新绽放人生光彩。
心理矫治同样亮点频出。依托“三化”心理矫治体系,为1438名矫正对象开展专业心理测评,并建立“一人一报告”专属档案。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累计提供个案辅导308人次,为矫正对象驱散心灵阴霾,点亮希望之光。针对未成年矫正对象,创新推出“法治教育+心理赋能+社区共融”三位一体模式开展“成长护航”行动,成功帮助3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守护他们的青春梦想。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接下来,普宁市社区矫正中心将继续发扬“钉钉子”精神,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狠抓工作落实。通过建立健全长效监管体系、深化跨部门协同联动等创新性举措,全面构建科学化、规范化、智能化的社区矫正工作新格局,为推动新时代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为平安揭阳、法治揭阳建设贡献更多司法行政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