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
·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思政第一课厚植学子家…
·普及药品安全知识 引…
·正义必胜 和平必胜 …
·坚持命运与共 维护…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
·部署加强农村高额彩礼…
·小学低年级数学综合实…
·开展受益所有人信息备…
·快贷及养易贷
·中小银行加快布局代销…
·中国银行为绿色低碳转…
·借力资金流信息平台 …
·创业板指涨超2% …
·场外基金扎堆“换脸”…
·AI助力旅行规划,让…
·黄姚古镇的“面纱”
·服贸会文旅服务专题设…
·中国-东盟旅游安全论…
·重庆出台措施 进一步…
·四维联动促赛事与文旅…
·以奋斗之姿,赴成长之…
·助力66名学子起航
·表彰师生,凝聚教育力…
·台灯下的“炼钢炉”
·家校携手,共护新生“…
·新学期,安全指南请查…
·侨批揭露日军侵略潮汕…
·第六部分 古籍图书…
·抗日英雄节振国
·姚梓芳:以文名蜚声海…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四维联动促赛事与文旅深度融合

时间:2025/9/2

  齐 飞  蒋依依

  据央视网等报道,今年暑期,已经完赛9轮的“苏超”凭借精心的赛事策划与城市联动,让江苏多座城市变身热门打卡地,持续将“苏超”的文旅流量转化成消费增量。此外,“浙BA”第一阶段“预选赛”已经圆满收官,并进入第二阶段“城市争霸赛”,浙江省体育局数据显示,第一阶段共举办预选赛250场,累计观赛人数达到77.88万人次,赛事带动文商旅体综合消费6.03亿元,实现门票收入576.36万元。

  随着“草根体育+文旅”融合模式的创新发展,以“村BA”“苏超”“浙BA”等为代表的地方群众性特色赛事正逐步成为推动区域文旅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效应。然而,尽管发展态势良好、效益可观,但是在跨区域推广复制与自身可持续发展方面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例如,地方文化挖掘不足导致内容同质化,赛事热度转化乏力影响商业闭环形成,应用场景创新不足造成经营模式单一等。综合来看,要让地方体育赛事活动热潮持续下去,关键在于构建文化、产业、科技、人才四维联动机制,通过文化浸润、产业融合、数字赋能、人才培育,推动地方赛事活动与文旅深度融合、互促共进,让参与者在运动氛围中深度感受地方魅力。

  其一,以文化浸润彰显地方特色。地方赛事是地域文化的鲜活载体,承载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人文精神,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竞技层面,更体现在对地方文化生态的塑造和传播层面。当地群众不仅是赛事的参与者,更是地方文化的实践者,通过竞技过程可以实现体育精神的表达和文化价值的传递。“苏超”火爆的背后是地域文化叙事的共同支撑——“楚汉争霸”的历史演绎,扬州、镇江的饮食文化,以及南通、连云港的海洋文化等。因此,在地方体育赛事活动策划过程中,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甚至坊间的“文化梗”)进行有机整合,将文化元素深度植入赛事组织和文旅融合进程中,推进地方文化元素可观赏、可体验、可消费,打造独具魅力的地方赛事文化品牌,将地方赛事转化为兼顾居民身份认同与游客文化体验的文旅融合平台。

  其二,以产业融合激发经济动能。随着大众旅游由观光旅游向参与体验型旅游方式转变,游客对文旅产业的“链式服务”功能要求自然水涨船高,地方需要加快补链强链。与此同时,地方赛事可以有效串联赛事观赏、餐饮住宿、景区游览、交通出行、休闲娱乐、商贸零售等多个领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消费催化剂”的强大作用。游客群体通过体验赛事体育活动而释放出的多元化需求,既可以为地方传统服务业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又能够催生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的新场景。因此,各地应着力做好“赛事+”文章,打造“赛事+旅游”“赛事+文化”“赛事+文旅+商贸”等融合模式,推动文旅业态从单一功能向综合体验转型。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离不开赛事运营,加快形成相关产业发展与赛事运营良性互促的共赢局面,需要统筹发挥好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

  其三,以数字赋能创新体验场景。数字技术有助于服务业提升生产效率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现代体育赛事是数字技术创新应用的重要领域,通过借助5G传输、虚拟现实、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形成多维度、宽视角的数字化体验与消费场景,可为地方赛事吸引更多人群。在“苏超”进行过程中,南京提供了87处“苏超”第二现场观看点,直接带动总客流超714万人次。因此,各地应积极顺应新型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智能观赛系统,实时采集赛事数据,为游客呈现高清直播叠加球员信息、在地文化等数字内容的生动画面,推动“流量”经济向“留量”经济转变。传统旅游景区景点应加快打造智慧游览程序,将地方赛事活动与周边文旅体验进行实时衔接,结合游客行为偏好智能化推荐体育赛事活动优惠信息和更加个性化的“文旅+”观光旅游线路。

  其四,以人才培育夯实发展根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连接竞技体育与文旅产业融合的重要纽带,是地方赛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在地方赛事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运动训练方法、赛事裁判规则和赛事宣传推介技能的专业体育技能人才,还需要具备文旅产业规划与开发、运营与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既精通赛事运营又掌握文旅规律的“体育+文旅”跨界融合人才。各地应坚持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围绕赛事活动全生命周期加快人才队伍引育,推动建立支撑地方赛事与文旅活动持续联动发展的人才保障长效机制。支持地方赛事相关裁判员、运动员、组织者进修学习,提升专业素养水平。支持与体育院校合作,加强文体旅商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培养。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