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妈妈,是个成长的过程,我是从读懂她的名字开始的。
我的妈妈名字里有个“辉”字,她一直不喜欢,为什么呢,她常因此被认成男生。我当时不懂,看着她,轻声说,辉字多好,是阳光啊。
妈妈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潮汕地区,姥姥、姥爷希望是个男孩子,于是取名“辉”。可惜是个女孩子。那之后姥爷意外走了,家里只剩姥姥一个人,还有三个小孩。
了解渐多,知道她用燃烧的时光注解了“辉”字。
初中的妈妈,想走远远的,学习拼命。其实妈妈没有读很久,初三姥姥不想让她读。“我不同意,跟你姥姥吵,吵得昏天暗地,后来我干脆不回家,跟她硬碰硬,短暂赢了……”这样一路抗争读到高二,高考的梦想还是搁浅。
妈妈说她当时想走得远远的,但是辍学仿若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向哪走,生活却已经扑面而来。
妈妈有个习惯,记账,我夸她好厉害呀,妈妈说,那是,生活练出来的本领!那会她刚刚出来找工作,才成年,别说太阳,她连火苗都不算。“第一次在厂里给人做工,做了一个多月,两班倒,老板开始说勤快一个月300多包吃住,那时我一听可高兴,虽然累,但能吃饱饭呀!”妈妈说完自己先笑了,暖黄色的灯光映照着,她眼角的细纹也跟着笑,好似嘲笑自己年少的单纯。“那一个月累啊,但我挺高兴,直到月末老板发钱,就发了一百来块,我气啊,就找他理论,他欺负我没经验,拿不出证据……”妈妈第一次遇见这样的人,只能吃一堑长一智,学会记账,尝试燃烧。
生活的天空有时是灰色的,但妈妈的呵护给了我亮光,我小时候的妈妈,很少突然发火,喜欢给我们买水果,后来才了解到这个习惯的缘由。姥姥一个人带我妈妈她们三个人,很不容易,压力很大,特别容易发脾气,有时候吃饭吃一半就会发火,吃得快也打,吃得慢也骂,小小的妈妈很害怕,但也很心疼姥姥,后来她工作了,赚钱后的第一件事是给姥姥买了一辆自行车,还有一袋葡萄。“那葡萄很好吃,很甜,是我吃过最好吃的。”那葡萄妈妈记到现在,那是她为家人买的第一袋水果。原来妈妈懂得燃烧,积极地温暖家人。
妈妈跌跌撞撞地长大,茁茁壮壮地成长,和我相见时,她已经散发光辉和温暖,是我的太阳。
妈妈一直把她年少时羡慕的所有补偿给我们,学习的机会,书籍的快乐,水果的甜蜜,还有无忧无虑的童年。成为太阳不容易,可是妈妈不想让我们体会她的潮湿,于是她一直在燃烧,也许奔跑很累,但她不愿意停在原地。在我眼里,我的妈妈就是太阳,强大,包容。
我的妈妈很平凡,我的童年却很恣意,如果可以,我希望穿越回去,当一回妈妈的“辉”。
生我时,和妈妈剪断的是脐带,读懂了她“辉”的名字,这精神的连接照亮着我。
妈妈,我爱你!
揭阳第一中学 陈玫佳
指导老师:陈旭光

扫码转发分享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