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的余音还在巷口打转时,后院的南瓜藤已悄悄缀满了橙黄的果实——那是属于秋天的信号,也是奶奶要做南瓜饼的日子。
厨房的白瓷砖上总沾着细碎的糯米粉,奶奶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正将蒸得软烂的南瓜捣成泥。暖黄的南瓜泥裹着热气,与雪白的糯米粉在陶盆里揉成一团,她手腕轻轻一转,面团就被捏成圆滚滚的剂子,再按成厚薄均匀的饼。我总爱扒着灶台边的小板凳,鼻尖凑得极近,盯着她的手:粗糙的指腹带着薄茧,却灵活得很,每一块饼的边缘都揉得光滑圆润。
“滋滋……”当南瓜饼滑入热油,金黄的油花立刻裹住饼身,甜香混着油香瞬间漫满整个屋子。我踮着脚数着锅里的饼,看它们慢慢鼓起,两面煎得泛着琥珀色的光。头锅饼刚捞出来,我就急着伸手去抓,烫得直甩手,却还是攥着饼不肯放。奶奶笑着拍掉我手上的碎渣,声音软乎乎的:“孩儿,慢点嚼,锅里还多着呢。” 咬下一口,糯叽叽的饼皮裹着清甜的南瓜馅,暖意在舌尖散开,连带着奶奶的笑容,都成了童年里最甜的记忆。
后来我渐渐长大,再回奶奶家时,发现她揉面时总要扶着桌沿,背比从前更佝偻了些,手腕也偶尔会颤抖。那些曾堆满瓷盘的南瓜饼,慢慢成了稀罕物。直到某天放学,我经过巷口的小铺子,熟悉的甜香突然飘进鼻腔。买一块咬下,温热的口感瞬间拽着我跌回旧时光——仿佛又看见奶奶站在灶台前,围裙上沾着糯米粉,正笑着朝我招手。
如今奶奶再也不能为我做南瓜饼了,但每当秋风起,我总会想起那个满是香气的厨房,想起她揉面时认真的模样。原来有些味道早已刻进心里,藏着岁月的暖,也装着我对奶奶的想念。
揭西县绵基中学 刘锦柔
指导老师:张振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