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不仅扰人,还会传播多种疾病,如疟疾、乙脑、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等。在我国,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是主要传播媒介,分布于海南、广东、云南等南方地区,甚至北至辽宁一带。下面这份指南将帮助同学们有效防蚊,避免蚊媒传染病!
一、正确使用驱蚊剂
1. 将驱蚊剂喷涂在裸露的皮肤(如手臂、腿部、耳后、颈部)上,避开眼、嘴等敏感部位。
2. 每2~4小时补涂一次,尤其是在户外活动时。
二、被蚊子叮咬后如何处理?
1. 轻微叮咬: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
2. 若出现红肿、感染、发热或皮疹,立即就医!
三、如何防止传染家人?
1. 若出现疑似蚊媒传染病症状(如高热、皮疹),应就医并减少外出,避免蚊虫再次叮咬传播病毒。
2. 外出时穿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
3. 家中安装纱窗、纱门,防止蚊虫进入。
四、 家庭防蚊妙招
物理防蚊:安装纱窗、纱门,睡觉时用蚊帐;用电蚊拍消灭蚊虫。
清除蚊虫孳生地:每周更换花瓶、水养植物的水,清理空调托盘、花盆底碟积水;检查地漏,保持干燥,垃圾桶加盖。
安全使用灭蚊产品:蚊香放在上风向,远离易燃物;杀虫气雾剂喷洒后关闭门窗30~60分钟,再通风,避免接触皮肤或食物。
五、旅行防蚊提醒
如果前往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
1.穿浅色长袖衣裤,裸露皮肤涂驱蚊剂。
2.优先选择经过杀虫剂处理的衣物。
3.住有纱窗、空调的酒店,减少蚊虫接触。
同学们请记住,防蚊的关键是阻断孳生地和做好防护!做好这些,安心学习和生活,远离蚊虫困扰。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