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相比,有两个“一样”和两个“不一样”。
两个“一样”:传播途径完全一样,都是伊蚊传播。防控措施一样,都是对发病人员进行防蚊隔离,灭蚊和清理孳生地以及做好个人防护。
两个“不一样”:第一个不一样,基孔肯雅热潜伏期短,传播速度更快,比登革热传播快两到三倍。第二个不一样,虽然两者症状相似,都有发热、关节痛和皮疹症状,但登革热通常是全身肌肉和骨关节痛,皮疹可表现为出血疹,瘀斑。基孔肯雅热是小关节疼痛明显,个别患者持续时间较久,皮疹为充血疹。
家附近有基孔肯雅热病例,该怎么办?
避免被蚊子叮咬。可使用驱蚊剂、穿着长袖上衣和长裤、住所装纱窗纱门、使用蚊帐等。
家里需防蚊灭蚊。检查阳台、室内容器等,清倒积水;及时清理生活垃圾,如垃圾袋、一次性饭盒、水杯等。
出现症状,尽快就医。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痛和皮疹症状,请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居民应如何预防基孔肯雅热?
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预防基孔肯雅热,关键是清积水、灭蚊虫、防叮咬。
伊蚊活动高峰一般在日出后2小时以内和日落前2小时以内,外出活动时尽量避开蚊虫活动高峰期,尽量减少在户外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停留时间。
此外,在今年全球高发的形势下,如果计划前往东南亚、非洲、南美等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驱蚊防蚊准备。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