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去超市时,居然看到蚕豆上市了,一个格子里摆满了蚕豆,一个个胖乎乎的,豆荚个子壮硕,颜色碧绿,似乎还散发着泥土的清香。由此让人联想到:“青蔓牵衣细草长,高低山路敛烟光。邻居田埂相逢语,十里春风蚕豆香。”乡村生活里关于蚕豆的场景,瞬间历历在目。
蚕豆因其豆荚状如老蚕而得名,我老家那边称豌豆。相传蚕豆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豆种,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等病症。
蚕豆是跨年生长的草本植物,在头年霜降前后下种,用铁锹挖坑,然后撒几粒蚕豆,再盖上土就行了。在农作物中,蚕豆是上不得台面的,稻田里不屑种,菜园里不种,能落脚的地方就是田埂路边、坡道塘边、屋前屋后。蚕豆不争地、不用多管理,连水和肥都不用多浇,像农家的孩子那样兀自生长,一点都不用操心。妈妈叫我向蚕豆学习,写作业别总麻烦她,她要下地干活,忙着呢。
紫色的蚕豆花开数天后凋谢,然后结出一串串青青的豆荚,形状似香蕉,像佛手,可以轻松地摘下来。才结荚时,我们就摘几个解馋,嫩嫩的,水分十足,有点苦味。等过十来天长大了,摘些壮实的豆荚回来剥了做菜吃。本来蚕豆可以生吃,但妈妈总说不能直接剥了吃,要洗干净,不然吃了会肚子疼的。我怕肚子疼,从来不敢边剥边吃,只是用出豆荚后的蚕豆再剥一层皮(用来做汤,需要鲜嫩)后,用蚕豆壳套在指甲上玩过,那应该是很早的美甲了。
上了初中后,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写蚕豆的文章,比如鲁迅笔下《祝福》中的祥林嫂拎着罗汉豆让阿毛剥,那罗汉豆有凄惨的血腥味道;《社戏》中一群少年看戏归来,晚上在船上煮罗汉豆吃,是成长;在《孔乙己》中,孔乙己温二两酒,拿一碟茴香豆下酒,是穷酸。
随着蚕豆上市,农家就开始忙碌了,我们也不去疯玩了,安静地坐在大门口和妈妈一起处理蚕豆杆子,扯下蚕豆、晒杆子当柴烧,剥蚕豆。我家地处丘陵地带,没有狼,即使我在家门口,也没有见到过狼。
蚕豆虽贱,从嫩到老,可以吃大半年。蚕豆的吃法众多,清炒、做汤、晒干后爆炒、油炸成兰花豆、发蚕豆芽、做豆瓣等。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剥了水煮,煮熟后加调味料搅拌就可以吃了,夏天出汗多,剥出脚板般的蚕豆米后再剥去一层皮,嫩嫩的蚕豆带着白芽,和鸡蛋、西红柿一起做汤,色泽分明,舀上一勺喝下,解暑生津,弥补干农活的消耗,很受农人欢迎。
吃节令食物是一种唇齿间的享受,也是一门技巧,著名美食家苏东坡赋诗云:“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大师吃的是学问,我们小时候吃的是果腹,现在吃的是回忆。毕竟现在食材丰富了,买回豆荚剥米都嫌费时,直接买剥出的蚕豆米做汤或是清炒,一点调料都不用加,就够新鲜了。“红花绿树桑蚕嫩,蚕豆茼蒿荠菜青。”这句古诗把我带回到从前,在葱茏旺盛的乡村夏天,吃蚕豆的季节,我们直接吃煮熟的蚕豆,冬天则把蚕豆炒了,干枯浓缩成小粒,装在口袋里和小伙伴共享幸福时光。过年前,把蚕豆泡开后,剪开尾部5毫米,然后油炸,也是待客下酒的硬菜。
蚕豆上市的时候,家里的劳力全部下地干活了。在花红草绿间,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有小朋友把煮熟的蚕豆用线串起,挂在脖子上招摇,被我们偷袭着扯一个,如今每每想起,依然觉得唇齿留香。蚕豆吃得最多的还是做汤,看着和鸡蛋液一起在开水中一沉一浮,如同观赏一幅生动的画。起锅上桌,淡绿和金黄在一个碗里色泽分明,吸纳了日月精华的蚕豆,把珍藏捧出,如同把乡村的夏日搬到餐桌上,便让人有了食欲,舀一勺子喝了,顿感肠胃舒爽,心中就有了乡野的广袤胸怀和大地的质朴。每次回忆,那蚕豆啊,和乡愁一样滋味绵长。
吴 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