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榕江北河临江绿化带与蓝天白云相映,构成绿美榕城生态画卷。林碧鸿 摄
□记者 陈星星 林怡然 通讯员 林 楠
露营娱乐、慢跑健身、散步赏花……每到周末,全长19.6公里、面积215公顷的滨江大道(环岛路)绿化景观带就是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市民在这里游赏万里碧道,感受慢时光的惬意与美好。网红打卡地塘埔湿地公园里,垂丝海棠、非洲茉莉、睡莲、美人蕉等花草树木及水生植物在这里肆意生长,成为滨江大道的美丽点缀。
今年以来,榕城区坚持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落实省、市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绿美榕城生态建设,全力构建绿色发展新格局。至目前,榕城区已全面完成省下达的1275亩造林及抚育任务,完成23.5亩红树林修复保护工作,打造了揭阳最大的滨江绿化景观风光带,绿美榕城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用好指挥棒,引领绿美榕城建设行动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榕城区成立绿美榕城生态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六大行动”,不断优化完善林长巡林机制,持续开展“绿美榕城”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全方位营造绿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该区制订出台了《中共揭阳市榕城区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榕城生态建设的实施意见》《揭阳市榕城区2023年度绿美榕城工作方案》等2个文件,签发2023年第1号林长令《关于全面开展绿美榕城生态建设工作的令》,编制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方案;成立绿美榕城生态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城乡一体绿美提升、绿美保护地提升、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古树名木保护提升、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六大行动”,稳步构建“一核、两水、三山、多点”绿美发展新格局;组建护绿志愿服务队伍273支,持续开展“绿美榕城”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线上各级网络平台已发布宣传报道170多篇,线下开展多样绿美生态主题宣传活动610场次,全方位营造绿美生态建设的浓厚氛围。
建设示范点,树立绿美榕城生态标杆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带海陆交错区生产能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统之一。榕城区以榕江北岸地都镇段滩涂地这片揭阳市唯一的红树林湿地为重点,着力推进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打造红树林生态示范点。
该区坚持“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采取树种改造、有害生物清除、潮沟恢复等一系列措施,打造独特湿地森林景观,切实发挥红树林防风消浪、固岸护堤、净化海水、维持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生态系统功能,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红树林变为“金树林”。目前,该区已完成一期23.5亩红树林湿地修复保护工作,并设立了界桩、宣传牌。接下来,该区将继续开展二期63.8亩红树林湿地的修复保护工作,做好设置安全护栏、加装视频监控、建设环林步道等后续维护管养工作。
打好组合拳,构建绿美榕城生态格局
榕城区积极发挥主导作用,聚焦城乡协调绿色发展,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构建绿美榕城生态格局。
该区积极开展榕江南北河沿线绿化美化、滩涂绿化整理、景观亮化等工作,推进“一镇(街道)一公园”“一乡村一休闲绿地”建设,目前全区161个村(社区)已全部建设了休闲绿地,种植乔木灌木等苗木38万多株;抓好古树名木保护,对辖区登记在册的288株古树名木落实管护措施,对13株一级古树和8株名木加装视频监控装置;投资392万元对溪南街道西寨村、梅云街道竹林村2个绿美古树乡村进行升级打造;持续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在“我为家乡种棵树”微信小程序上线义务植树基地21个,占地面积69.53亩,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13场次,植树1.4万株,建成了“巾帼林”“人大代表林”“青年林”“环保林”等一批主题林,全区上下正以实际行动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用心呵护好绿水青山,一幅生机勃勃的绿美榕城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