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双11”当天全国揽…
·最可靠的主心骨,最可…
·寻常巷陌烟火气 最…
·“小罐头”闯出“大市…
·我国着力培养重点、新…
·省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
·促消费 暖市场 …
·携手并进共谋合作 激…
·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造林…
·媒体代表受邀开展“沉…
·助力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诚信揭阳之典型案例
·规划建设合作园区 推…
·摩天岭上有组清代功名…
·支原体肺炎多发 儿童…
·秋晚江畔
·下班返回酒店途中死亡…
·微话题
·加速减“塑”!“以竹…
·各部门积极服务“双1…
·“双11”全国邮政快…
·“雪龙2”号航行途中…
·科普:肺炎预防知多少
·揭阳市自然资源局国有…
·有小区管理的电梯房较…
·公积金成提振楼市发力…
·10月房企融资规模创…
·存量房贷利率下调后,…
·多城市新一轮土拍开启…
·楼市“银十”成交明显…
·让走马宫灯长亮永转
·咫尺感受人与自然和谐…
·让语言的长河生生不息
·“难得糊涂”有来历
·宝 水
·百姓生活的历史学书写
·乡村振兴 文化先行
·【新书荐读】
·立冬夜
·尘世梵音
·“田螺为仔死”
·山海惠来 (歌词)
·一路向前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一路向前

时间:2023/11/13

  ▲▲高壮英

  “世上并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是鲁迅说过的。走在埔田绿道上,我就想到这句话。

  车田河畔,彩色的沥青,路面划着蓝白黄三条线,标识非常清晰醒目,围栏上了彩绘,边坡进行绿化。埔田绿道宛若一个盛装的小伙子,伸出双臂,守护着车田河畔的山水和村庄。走在绿道上,饱览一河两岸的自然风光,翠竹婆娑,紫薇花树旁逸斜出,在阳光下绽放着,一簇簇,一团团,恍如小姑娘的笑脸。抬头一看,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紫绿蓝白,各种颜色重叠错落,别致优雅,赏心悦目。闻着淡淡的青草香,令人心情愉悦。不时有人骑着电动车或者自行车擦肩而过。如今绿道带来的全新休闲生活方式,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体验。

  从绿道回到曲埔公路上,就看到了一条像长龙一样的在建高铁路,穿过庵后村,往西边而去。高铁路下向上仰望,有几层楼那么高,一根根撑起高铁路体的水泥柱子,如巨人伸出长臂擎天一样,稳稳地托住了高铁路。坐在高铁的列车上,侧目而望,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到我们的村子满溢着幸福感!

  20多年前那个晚上。潮汕地区刚开通广梅汕铁路。那是潮汕地区第一件关于铁路的大事。我听到第一声火车的鸣笛声,非常惊喜,感觉就像一支美妙的乐曲,兴奋得几乎整夜不想睡觉,最终枕着汽笛声入眠。在梦里,都能听见火车站台的笛声。我还梦见我们这一群人,坐着绿色的火车,驶向我们向往的繁华省城广州,驶向那庄严的北京,驶向美丽的拉萨……

  记得30多年前的埔田镇,还没有水泥路。只有一条叫曲埔路的沙土公路,最宽的也只有六米宽。汽车路过,就会漫起阵阵灰尘。因崎岖不平,常常会摔倒。镇内也还没有公共汽车,从这条公路到曲溪需要走很远很久,骑单车需要近一个钟。对于“三山环绕”的我们来说算是山内人,出趟门是一件需要谋划很久,必须三思而后行的大事。去城里卖菜,往往需要早出晚归,出去一整天,光路程就得花费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对于县城的中心榕城,那可是遥不可及的“远方”,我们小时候,距离十几多公里的县城仅仅去过一两次。那时候的埔田是穷乡僻壤的代名词。

  1995年前后,重修了一条经过牛岭山脚下的水泥路连接着206国道。新修的曲埔路路面宽阔平坦,从曲溪经过埔田境内,通往锡场。路面也从只有二车道宽变成了四车道宽,道路两旁种了绿植,绿树掩映,和路旁的整齐划一的白色楼房相映成趣,一路延伸,美不胜收。埔田镇因为道路的改造,交通变得便利,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道路交通的改变,让原来交通闭塞落后的埔田镇,变成了交通便利全面发展的都市“后花园”。

  不久后,广梅汕高速路建成了,我们的村口也成了高速出口,曲埔路,从默默无闻的镇道,开始名声大噪。农贸市场活跃起来,菜篮子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各种农贸活动流动起来;大大小小的村庄都活起来了,这些变化慢慢地带动了整个镇的经济。埔田镇也因此走向全国,还被评为旅游特色小镇。慢慢地,我们镇形成了以竹笋种植加工、旅游、餐饮业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小城镇。2016年竹笋产品出口额居全区第一,带动餐饮、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听说,埔田镇还被授予“中国竹笋之乡”“广东省休闲农业旅游示范镇”等称号。10多年前,这里还建了万竹园游乐园,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迈进了一大步。游乐园让埔田镇增加了很多的人气,穷乡僻壤变成了旅游胜地,成为全域旅游特色小城镇。道路的变迁使埔田镇就像丑小鸭的故事,这里因交通便利而创造了经济的奇迹,全面诠释什么叫“路通财通”。

  现在,我们出行非常方便,水泥路、高速路、火车路、高铁路,“条条大路通罗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这在以前,是我们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回首一挥间,沧海桑田。有了四通八达的路,无论我们到哪里,再远的距离都可以到达。只要我们想去,就没有到达不了的地方。

  而绿道,是我们生活的另一条路,那标志着,除了我们脚下走过的实实在在的路,还是丰富精神生活的另一条路。那条精神上的路漫漫悠长,需要我们上下不断求索……以后还有更多类似绿道的路,关注民生的同时,也关注我们的精神生活。在这条路我仿佛看到“奋进新征程”的指引,走向幸福的路。我们沿着这条路,一路向前,走向新生活!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