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小娜
艾米丽·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诗人。《呼啸山庄》是她留下的唯一 一部作品。这部小说独树一帜,出版后一直被人认为是英国文学一部“奥秘莫测”的“怪书”,被收录在世界十大经典文学名著之内。这部小说与其姐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同年发表,声誉却远在《简爱》之上,还多次改编成电影,是艾米丽三姐妹作品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一部。
第一次看这本书时,年纪还很小。只觉得气氛阴森消沉,就如书中那荒原上从未停息呼啸的凛冽寒风贯彻始终。再一次翻开它,这次,终于在字里行间,慢慢咀嚼出青橄榄一般苦涩而深远的回味。
单就故事情节来说,《呼啸山庄》是一个爱与复仇,充满了歌特式的恐怖气氛的故事。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自幼相恋,却被亨德莱生硬拆开,其后,凯瑟琳嫁给埃德加,产女身亡。希斯克利夫为此展开了长达二十年、摧毁两代人的复仇。
呼啸山庄的故事,是一桩局外人的悲剧。
希斯克利夫,全文最复杂的人物。无疑,希斯克利夫的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从希斯克利夫被埃德加·林敦先生带回来的那一天起,呼啸山庄就真的应了他的名字,呼啸永不休止,他的悲惨人生就拉开了帷幕。
老肖恩收养希斯克利夫时,他大约13岁,希斯克利夫与年龄相仿的凯瑟琳关系极好,而辛德雷认为他夺走了父亲的关爱,对他深为妒恨, 等到老肖恩去世,成为一家之主的辛德雷趁机报复,把希斯克利夫从养子降为奴仆,剥夺他与凯瑟琳一起受教育的机会,用繁重的农活和毒打辱骂,要把希斯克利夫狠狠踩在脚下。然而年幼的凯瑟琳与希斯克利夫逐渐变得要好,形影不离。他两都深爱着对方,但由于地位的不同,凯瑟琳突然改旗易帜,决定嫁给画眉山庄温文尔雅的埃德加·林敦,希斯克利夫怀着一颗破碎的心,远走他乡。
失去了凯瑟琳的希斯克利夫就像一只受伤的野兽,脾气暴躁,情绪失控。他很孤独,他瞬间失去爱的能力,既无法爱上别人,甚至无法好好地爱他自己。他像是被永远困在了时间之间,变得怙恶不悛,令人唾厌。为了追求幸福,他搭上了活着的乐趣;为了找回尊严,他一生都在堕落中徘徊。他要用自己的余生去复仇,去惩罚那些对他造成痛苦的人。希斯克利夫的目的达到了,他不仅让辛德雷和埃德加凄苦死去,独霸了两家庄园的产业,还让他们平白无辜的下一代也饱尝了苦果。
是什么样的爱触动如此长久离奇的仇恨?
凯瑟琳出嫁后,希斯克利夫完全可以一走了之,离开这片土地,开创他的新生活,然而,二十年他的爱无处安放,苦苦追寻已逝的灵魂 ,他的恨让其陷身复仇。践踏伊莎贝拉的感情,侵吞恩肖家产,愚化恩肖后代,摧毁小凯瑟琳的幸福,继而落得魂不守舍,他带着扭曲死去,同撒旦一起下了地狱,剩下一块没有姓氏的墓碑,他毁了别人的同时也毁掉自己。
绝地反击,只为情殇。希斯克利夫一生都活在爱恨之中。凯瑟琳的爱,对于希斯克利夫来说,仿佛是黑夜里的荧光,成为他人生中的全部意义。爱,当它得不到应有的成全时,或许是痛的代名词。希斯克利夫到死也没忘记凯瑟琳,也没忘记那份刻骨铭心的爱毁灭式的爱却让人不得不动容。当爱最终成了一种折磨,恨的结局只有彷徨与空虚,这个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一直在想,真正的爱情到底是像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这样炽热而疯狂的,还是像埃德加对凯瑟琳这种绵长深远的。后来想想,都是吧。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就像烟花一样,远看上去很灿烂,很有吸引力。凯瑟琳的爱仿佛像把火一样,点亮了希斯克利夫的世界,她离去后那把火也熄灭了,他的世界又陷入黑暗和安静。凯瑟琳没有选择嫁给对她有着“激情之爱”的灵魂伴侣,而是嫁给了各方面都比自己优秀的埃德加·林敦,她的这个看似选择引起造成了后面一系列的悲剧,但她也是清醒的。
呼啸山庄的风,是怒号的风,猛烈的风。“呼”和“啸”作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如同这部书里的人物一样,无论是画眉山庄还是呼啸山庄,无论林顿还是肖恩一家,无论大小凯瑟琳还是希斯克利夫都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呼啸生命。
《呼啸山庄》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希斯克利夫到死也没有原谅任何人。仿佛法老的咒语,缚住了本应该快活的希斯克利夫。他没有跟仇恨和解,也没有跟命运和解,他就是荒原上疾劲的风,不仅凌厉,还要拔根而起,直到有一天,对手一无所有,他才失去报复的乐趣,这才乐意死去。小说对人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深刻的挖掘。它讲述了爱情,也展示了爱情中现实而残酷的东西。它刻画了仇恨,也触摸了处于仇恨中的人深层次的悲哀。
稍微可爱一点的人物——小凯瑟琳。她坚强而善良,狡黠而聪慧。既有着她母亲的美丽活泼,又有着她父亲的宽容与教养。尽管遭遇了极大的不幸与折磨,幸福也可能会悄然而至。在呼啸山庄中,有一对年轻人,他们正快乐地享受着周围的一切。小凯瑟琳教哈里顿念书识字,哈里顿帮小凯瑟琳种花种树。两个年轻人彼此相爱,他们心中没有恨。我想这爱情的幼苗,是作者赐予读者的最后的美好想象,让我们在无尽的忧愤和挣扎里停下脚步,再次嗅到生命与爱的清香。
《呼啸山庄》深层次的主题是什么?
我想,这本书不止于描写爱情,更重要的是诉诸人类许多永恒的命题,成为审视时代的放大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