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波跨年倒计时放飞气球的热潮,在我市部分购物广场也有市民自发组织了同样的庆祝活动,然而,看似小巧可爱的氢气球却蕴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遇火就会变成危险的“小炸弹”,可能危及生命。元旦当天凌晨,湖北武汉江汉路万人放飞气球引发多次爆燃的例子,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对此,消防部门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安全意识,谨慎购买氢气球,远离飘在空中的“移动手雷”和“定时炸弹”。
□记者 潘彬彬 通讯员 杨天佑
惊 险 氢气球爆燃伤人事件屡见不鲜
据媒体报道,元旦当天凌晨,湖北武汉江汉路挤满了准备跨年的市民,随着跨年时刻的到来,伴随着倒计时的声音,上万人集体放飞手中的气球,瞬间漫天五彩缤纷,但浪漫的情景并没有持续多久,突然空中火光闪现,并有“砰砰砰”的爆炸声,原来是飞天的氢气球撞到了路旁的电线,随即引发爆燃,火光四溅之下,下方的群众纷纷尖叫着躲闪,所幸此次意外没有造成人员受伤,但也导致了当地多个社区停电。
事实上,氢气球引发爆燃伤人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日常有部分市民对其的警惕性仍然不高。2023年6月,我市一位妈妈正在家里客厅陪孩子玩耍,不料孩子将手中的氢气球砸向旁边的吹风机,引发了爆炸,火焰瞬间扑向妈妈身体,孩子也被吓了一跳,所幸孩子只是受到惊吓,没有受伤,而妈妈身上则大面积烧伤,伤势触目惊心。随后,氢气球爆炸的视频便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让人不得不正视氢气球的“厉害”。
提 醒 氢气球安全隐患不容小觑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卡通形象的氢气球十分常见,也是孩子们很喜欢的玩具,但小小的氢气球却有着非常大的杀伤力,稍有不慎就会引爆。对此,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气球内的氢气是一种密度最小且易燃易爆气体,在常温下不易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在与其他物体摩擦产生静电遇到明火、太阳暴晒或压力过高时,则有可能造成瞬间爆炸,变成一个高热的火球,灼伤气球周围的人员。
该负责人表示,早在2006年,国家有关部门就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施放气球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惰性气体取代氢气等易燃易爆气体作为气球的填充物,并明确规定在公共场所禁止灌充、施放氢气球及其升空物,严禁在各种场合灌充手持氢气球。但因为惰性气体氦气的市场价格是氢气的数倍,在暴利诱惑下,有部分商贩明知氢气有巨大危险,依然冒险加工和销售氢气球,引发各种爆燃伤人事故。
对此,该负责人提醒,氢气球虽然好看好玩,但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生活中未熄灭的烟头、汽车尾气或化纤衣物摩擦产生的静电等,都可能引发氢气球燃烧或爆炸,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因此,广大家长在给孩子购买气球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气球中装的是氢气还是氦气之类安全的惰性气体,切不可选择里面含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的气球,同时给孩子购买气球类玩具时,尽量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气球,并教育孩子不要将气球带进电梯、公交车等封闭空间,尽量选择空旷区域玩气球,避免携带气球在太阳底下长期暴晒,还要远离火源和尖锐物等,以免引发气球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