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龙光
冬日暖阳,清风拂面。想走一走,说走就走。
前面山清水秀,山不高,渗出细流,还有很多泉眼,有的还能听到泉水叮咚响,这是一处花大工夫修整的湿地公园。园内,山、水、林、田、湖、草等资源环境,有机联系起来并形成了一个互相依赖的生命共同体。美人蕉、睡莲、再力花,各展奇葩,五彩斑斓,争芳斗艳,幽香飘溢。还有果树荔枝、莲雾、木瓜点缀其间,木瓜四季结果,果实累累,其他果树,尚未到结果期,含苞待放。尽管冬令,热带雨露赋予它们依然枝叶繁茂,长盛不衰。论面积,据悉,这里还是全国省会城市里最大的湿地公园呢,它叫海口市美舍河凤翔湿地公园。
继续前行,在一个岔路口,向左有一条笔直的绿道。循绿道内进,两边更是绿的世界。绿竹青青,簇簇诱人。被移植进园里的龙血树,树干白,树叶绿,干叶分明。有趣的龟背竹,寓景于情,情景别致。垂丝海棠花,更是惊艳夺目。多层幸福树如神仙奔临凡间,仙气缥缈。在这里既有连片园林,也有一尊尊巧夺天工单独造型的盆景,让人尽情欣赏这一世外桃源,仙山琼阁。
绿道尽头,一片海阔天空,虽然这里不属海滨,但到岸边捧起水来尝尝,咸咸的,因为离海滨不远。水是流动的,宽阔的水面上,水鸟飞翔,白色的,黑色的,黑白相间的,它们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地尽情腾飞,似乎在告诉来此参观的人们,这里是一处神奇开阔的地方:南渡江断桥——海口老一代人通称老铁桥。
举目从西岸向东岸望去,老铁桥由于前些年被台风带来的大洪水冲垮了一段,桥面的钢铁构架被拆除了,只留下光秃秃歪斜斜的桥墩。另一段虽没被洪水冲垮,但已残破不堪。
风有点大,江面起波浪。望着断桥,心潮与江上的波浪一样澎湃,四十多年前我从东线的市县经海口回潮汕探亲,唯一必经之地就是从铁桥经过。东线又是海南人口相对密集的地带,作为咽喉路段,桥上狭窄的车道,堵车成患。
海口老铁桥,是八十年前外国侵略者为方便掠夺海南资源,留下的最直观物证!感谢政府文物部门,在曾经有过争论的年代里,把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呼声的历史文物保护下来了,现在又在桥头上修复了过去侵略者站岗的岗亭,并在显眼地方立下保护文物的联系电话。
因为是下午去铁桥,参观的人不多,见有一位同年龄段的张姓旅客,尽管他脸上刻满时代沧桑的皱纹,但走路矫健,背着一个相机,举手投足,知识型人物迹象浮现彰显。一问,湖南来的,与名作家丁玲的故乡在一起,退休历史教师,退休后在潮汕和海口跟子女生活过,背着这个相机拍遍祖国大江南北著名景点。看来彼此之间都喜欢旅游。这张老师很健谈,我们一同体味去过的黑龙江珍宝岛的威严,海南西沙群岛的海水清澈如镜,西藏布达拉宫的宫藏文物价值连城,台湾鹅鸾鼻一眼纵观两个海峡一个大洋…… 话题最后还是回到眼前这老铁桥,张先生认为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好它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必然要求。
海口老铁桥江面主桥长785.34米,1942年建成通车时,成为当时广东省最大的铁桥!站在桥头,看着断桥上枯萎的野草,锈迹斑斑的老铁桥,我们油然谈起彼此都去过的北京著名文物景点卢沟桥,感叹两者均为同类极具教育意义的历史文物,分属全国和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一座记录了侵略者全面大举侵略中国的铁证,一座记录了侵略者加速侵略掠夺海南资源的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