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气温连续低下,市民用气量增大,加上为了保暖,不少人经常紧闭门窗,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在这种通风差的环境下使用燃气热水器或燃气灶时,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威胁到生命安全。对此,我市消防部门提醒广大市民,日常生活中要时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规范使用合格的燃气设备,并定期检修设备,谨防燃气泄漏、煤气中毒。
□记者 潘彬彬 通讯员 杨天佑
冬季4种场景易引起煤气中毒
冬季,市民多使用燃气设备取暖、烹饪、洗漱,有些餐饮店还会使用木炭制作美食,而当煤、木炭、燃气等物质燃烧不充分就会产生一种闻不出、看不见的气体—— 一氧化碳,能在悄无声息间侵害人体生命安全。
对此,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刺激性的气体,人一旦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血液就会丧失携氧能力,引起身体组织缺氧,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这就是一氧化碳中毒,即是俗称的煤气中毒。“天气寒冷,人们取暖方式不当,或者在封闭场所燃气使用不当,都易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该负责人介绍,煤气中毒每年多发季节为寒冷的冬季,其中有4种情况最容易中毒,第一种情况是洗澡时煤气中毒,当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若洗澡时门窗密闭,燃气不完全燃烧,或者洗浴时间过长,就容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第二种情况是燃气设备老化、煤气管道漏气、开关不紧造成煤气大量溢出,加上门窗密闭,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第三种情况是在汽车里关窗户、开空调睡觉,此时汽车发动机怠速空转时,汽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含有一氧化碳的废气,废气通过汽车的空调入风口进入车内,也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第四种情况是使用煤炉取暖、做饭,门窗紧闭,无通风措施,非常容易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出现中毒症状时要做好紧急处理
一氧化碳就如同“隐形杀手”,稍不注意就会损害人体安全,甚至引起死亡,那么,怎样识别一氧化碳中毒呢?
对此,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一氧化碳轻度中毒会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心动过速、短暂昏厥等症状,这时如果能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中度中毒者则口唇、指甲、皮肤黏膜会出现樱桃红色,出汗多,心律快,躁动不安并渐渐进入昏迷状态,如抢救及时,数天内可完全恢复,一般无后遗症状。重度中毒者则会迅速进入昏迷状态,四肢阙冷,面色苍白或紫绀,血压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可能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在通常情况下,一氧化碳中毒的潜伏期不长,一般在中毒10~30分钟就可能会出现临床症状,此时应做好患者中毒紧急处理。”该负责人提醒,当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应立即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对流,并迅速关闭煤气或燃气灶具、热水器阀门等设备,切勿使用打火机等容易产生火星火花的物品,防止一氧化碳浓度过高,引起爆炸。同时,迅速让患者离开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并解开患者的衣扣,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通畅。对于中重度中毒病人,在进行现场急救的同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送医就诊。
保持室内通风确保用气安全
时下正是冷空气频繁来袭的时间,天气寒冷,不少家庭用气量加大,那么在日常使用燃气设备时应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呢?
对此,市消防救援支队有关负责人提醒,家中使用燃气、煤气灶具的市民,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用煤炭取暖的住户,居室内火炉要安装烟囱,没有烟囱的煤炉,夜间要放在室外通风良好处;使用管道煤气时,要防止管道老化、跑气、漏气,烧煮时要防止火焰被扑灭,导致煤气溢出;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禁止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洗浴房间内,应将其安装在洗浴房间外靠近窗户的地方或室外,同时每次洗浴时间不宜过长;不要在密闭室内围炉煮茶、吃炭火锅、点炭火盆等,也不要躺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途行车时应开内循环,不时打开车窗通风。
“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但市民也不能长时间紧闭门窗,最好是要让门窗预留一定的缝隙,避免一氧化碳聚积,同时要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人体比较有益。”该负责人补充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