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揭阳,花篮特指盛放人情往来礼物的专用器具,从日常生活到时节年会,再到人生诸多重要的仪式,如嫁娶、添丁、出花园等,都能见到花篮的身影。小小花篮,承载着浓浓祝福,在人们的一开一合间,见证和陪伴了揭阳人度过人生中一个个重要时刻……

工艺
用竹篾编织,描绘吉祥字样及图案
揭阳花篮一般用竹篾编织而成,大小形状各异,上面描绘着吉祥字样及图案,制作工序复杂,耗时费力。其工序包括选材、撕篾、搭底、编织、别口、收边、插篾、上色等,道道工艺皆用心讲究。
手艺人制作花篮,首先需要锯竹破竹,一层层撕篾。编织花篮的篾条大小厚薄要均匀,织篾要紧密,这样编出来的花篮才会紧实耐用,不易松散。然后,编织六角形篮底,用竹片底芯固定、定型,称为踏底。之后,是编篮身、塑篮墙,花篮造型是否好看由艺人的手艺决定。接着是插篮脚、编篮脚、铰篮脚来定型篮身,保证花篮平稳,篮底不易磨损。下一环节,是套在水泥或木制的模具上编织篮盖,篮盖呈半球状凸起,凸起越高则制作难度越大。
之后,手艺人把具有吉祥意义的图案描绘在花篮上,如象征富贵的牡丹、长寿的桃子、如意的柿子,鸳鸯、鱼、葫芦等,用颜料上色、风干、刷桐油,一个华丽精巧的花篮才算完成。

传承
工艺细腻精巧,造型圆肚凸顶
揭西县凤江镇历来有编织竹器的传统,以前各村基本都有农户懂得竹编技艺,他们会编织一些基本的竹制品,用于农田耕作、日常生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凤江镇的百姓多以编篮为副业,田间劳作之余,很多人参与竹花篮制作。老手艺人言传身教,竹编手艺得以相传。
100多年前,凤江人在潮阳花篮的基础上,改进编织技艺,以缜密构思、制作精巧、色泽丰富、变化多端而见长。破篾精细均匀,编织时,篾随手转,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心思缜密。经过数代相传,形成了目前揭阳花篮工艺细腻精巧、造型圆肚凸顶的特色。可以说,凤江竹编花篮技艺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是多代手艺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创造生活的艺术结晶,集实用、环保、艺术、审美、观赏等多种功能为一体。
从前,揭阳百姓出门赶圩大多会提一个竹花篮装东西。如今,遇到嫁娶、添丁、祝寿、出花园等喜事,许多人还是会用花篮装上贺礼送去祝福。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对于注重传统礼俗的揭阳人来说,装饰喜气又寓意吉祥的花篮一直都是“办好事”时必不可少的用品之一。

整理:徐剑萍
摄影:杨小琪 林佳燕 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