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龙
榕城区提出要集全区之力、凝全区之志,坚决打赢一场为期三年的经济质量和城市品质双提升翻身仗、攻坚战,力争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全面起势、三年较大转变,以实干实绩交出一份新时代榕城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其中提到要以标本兼治为导向,推动城市品质提升点上开花、全面出彩。
榕城之所以被称为“水上莲花”城市,就是有着纵横交错溪流、池塘的良好水系。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无序的建设,填掉了好多池塘,并且见缝插针地在溪边建造公产房或企业工棚,使得原来宽阔的溪面变得十分窄小。就如北窖东岸的柴街,原来北达窖口,南抵石狮桥,但因北段建造了一批公产房,南段大部分则建成了企业厂房,最终只剩下南端不到十米的小巷,紧挨着“行彩桥”的石狮桥东桥头。原本一条明清民国时期以木器制品生产销售的一条专业街,就几乎消失迨尽了。至于郑厝池、莲角池、杉浮溪等水域,也都因建造公产房而被填为陆地,建成楼房。
一些沿溪居民,也就跟着占溪建设起来,在溪中打桩浇上三四根水泥柱,就可以把房子建到溪中央,把生活污水直接排到溪里。此前,国级文物保护单位丁氏光禄公祠南侧栏杆的屋顶,就几乎跟溪面上违建的房子成了触手可及的两个建筑物了。乱哄哄地侵占溪河空间,让方厝前河、北窖、南窖等溪流河段变得越来越窄,方厝前河的西端更成为臭水沟。
榕城区提出认真做好“拆、建、管”三篇文章,将对一些沿溪、沿历史街区的公房,以及临时搭建物率先启动清拆,以点带面拆除一批没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危房和违建,重塑古城肌理;拆除私搭乱建、破旧民宅等影响城市风貌的构筑物,大力开展“榕江两岸风貌提升”攻坚行动,大力整治圈地种菜、私家农场等河湖“四乱”行为;全面强化土地征收整合,为产业发展和公共配套腾出落地空间。这些举措,将对重塑古城和恢复水城风貌,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
的确,城市品质的提升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是城市面貌的提升,还包括功能布局、道路交通等优化完善,以及城市历史底蕴、文化传承等特定记忆符号的集中凸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相信“水上莲花”揭阳,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