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锐磊
春天里,正是植树的好时候。绿植不仅能够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增添绿意,还能够提供氧气和净化空气。笔者认为,我们不仅要让绿满家园,还要强化爱绿护绿的意识,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保护树木、植绿护绿的重要性,让绿意满心田。
国土增绿,山河添彩。近期,我市各地掀起造林绿化的热潮,不少人在山野田畔、屋前舍后种下片片绿色,“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也如火如荼开展,为社会公众爱绿、植绿、护绿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在广大群众心中播撒下绿色种子,树立保护生态、爱绿护绿的理念。笔者认为,绿化家乡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在春光明媚的时候为自己、为后代种好一棵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一棵树到一片林,我们种下的不仅是树苗,还是为生态文明种下一个蓬勃发展的希望。
笔者认为,如果人人参与植树造林,能够让城市和乡村变得更绿更美。笔者建议,各地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创新方法,为广大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提供更多方便,真正实现“全年能种树、多样补绿植、方便维护保养”,让环保意识和绿化责任更加深入人心。当前,我市各地正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大家要从种一棵树开始,种出惠及千家万户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
笔者认为,树木不仅要种在土里,还应种在心里。根据相关新闻报道,少数地方义务植树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结果导致“年年造林不见林”“年年植树老地方”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爱绿”“植绿”“护绿”是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珍爱绿色的理念,应该根植于心。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建议要进一步增强广大学生爱护植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营造绿色文明的新风尚,让学生们从小就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广大学生践行生态文明的自觉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