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锐磊
近期我市进入汛期,降雨强度加大,溺水事故也进入危险期、易发期。笔者建议,家长和教师要绷紧安全弦,教育孩子主动学习防溺水知识,做好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
笔者认为,未成年人对环境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很多孩子无法预估水库、河边等环境可能发生的危险,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考虑周全,尽可能排除安全隐患。要重视引导孩子不私自下水玩耍,不擅自与他人结伴到水库边游玩,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防止少儿溺水,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反复提醒,要有实实在在的措施加强安全教育,比如观看专题教育视频、开展溺水自救培训、组织学习使用救生圈等,做到安全警示经常提,莫让“监管真空”出现,确保孩子安全健康。同时,要教育孩子认真学习溺水救援知识,以便在他人落难时正确、及时地施以援手,不盲目下水或手拉手救援,以免造成更多的伤亡。
笔者认为,各方真正提高责任心,加强防溺水监管,是预防少儿溺亡事故发生的关键。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督促企业加大少儿安全游乐设施的资金投入。此外,要为农村地区的孩子多建设安全的暑期活动场所,在村居、社区、街道多开展加强安全教育,引导家长和孩子树立起防范危险、生命至上的理念。在可能引发溺亡的野外区域,建议设立完善的防护设施、警示牌等,并根据需要安排专人值守或建立巡查、救援制度等。在笔者看来,只有建立起家庭、社会、职能部门一体化的监控预防体系,才能真正预防溺亡事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