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第十五届全运会赛期确…
·为两岸关系指明正确方…
·力争中压燃气锅炉9月…
·便利化通关助中药材走…
·提“颜值”修“内涵”…
·教育部专项行动将整治…
·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 …
·扩绿兴绿护绿并举 增…
·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入…
·多部门聚焦设备更新和…
·推动国防动员和后备力…
·让电商为“百千万工程…
·春日融融 税阅相伴
·“五举措”扎实推进普…
·占停人行道?“大脸盆…
·加强人畜共患病防治,…
·防溺水要上心
·乐享健身
·共商老体协发展大计
·岭南名家曾习经
·让童心在自主游戏中绽…
·英歌进校园 多彩大…
·用爱敲开教育的大门
·“我愿为山区教育事业…
·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银行理财纷纷布局黄金…
·优化支付服务新规落地…
·中小银行补降存款利率
·工程机械板块涨幅居前…
·百余只产品反弹超30…
·紧盯重点领域,有力有…
·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
·以高质量组织工作助推…
·让更多南阳山区故事传…
·绿美建设见成效 美…
·提高群众环保意识 …
·真情为民办实事 贴…
·开展普法宣传 关爱心…
·弘扬革命精神 赓续红…
·棋逢对手切磋棋艺 赛…
·国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
·对美国两家公司采取反…
·秦皇岛出入境边防检查…
·一只保温杯的跨境电商…
·马斯克说AI很快就要…
·医保药品目录品种范围…
·知“帕”不怕 中医介…
·越南万盛发集团原董事…
·清洁过度可能更容易过…
·对无痛分娩要减少“误…
·揭阳农商银行奋力写好…
·发挥各级代表作用 推…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马斯克说AI很快就要比人更聪明,靠谱吗?

时间:2024/4/12

  美国知名企业家埃隆·马斯克8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到明年年底或者2026年,新的人工智能(AI)模型可能将超越人类的智力,“比最聪明的人还聪明”。

  马斯克的这一预测靠谱吗?人工智能高速发展,人类能不能坐收“红利”?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当中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如何应对其中的风险?

  马斯克的预测靠谱吗?

  马斯克8日与挪威银行投资管理基金首席执行官尼古拉·坦根的访谈当天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马斯克在访谈中说:“我猜想,到明年年底,我们将拥有比任何一个人类都更聪明的人工智能。”

  这一前景受到相关瓶颈的限制。英国《金融时报》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因微芯片供应进入瓶颈期而受到影响,尤其是美国英伟达公司生产的微芯片,其对训练和运行人工智能模型至关重要。马斯克表示,这些限制虽然正在缓解,但新模型正考验着许多数据机构的设备和电网性能。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朱荣生告诉记者,人脑消耗功率远低于人工智能运行时所损耗功率,人工智能要达到人类智能水平尚存差距。但从长远看,与人脑相比存在诸多欠缺的人工智能在算法、数据不断“加持”下或最终超越人类智能,而达到这一目标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分别为芯片和算法。

  马斯克去年成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xAI,该公司同年11月推出首款人工智能模型Grok.马斯克说,二代模型Grok 2的训练将于今年5月完成,需要大约2万个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计算芯片H100,训练进程一度因芯片短缺受阻。继Grok 2,xAI将推出性能更加强大的三代模型,预计需要超过10万个芯片。他说,去年人工智能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缺少高性能芯片,今年,供应限制正转变为电压互感器;再过一两年,限制将是电力供应。

  要收“红利”需要国际合作

  过去18个月来,包括视频生成工具和聊天机器人在内的人工智能突破已经大大加速了人工智能发展。

  《金融时报》报道说,马斯克去年就预测,人类将在2029年“完全”实现通用人工智能。他一直对所谓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这种人工智能工具非常强大,以致能在任何领域击败最有能力的人类个体。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层思维”的联合创始人德米斯·哈萨比斯今年早些时候预测,通用人工智能或在2030年实现。

  朱荣生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首先需要政策、资源与技术支持,许多领域的人工智能“培育”都缺乏相关支持;其次需要国家之间开展合作,但目前许多国际合作受制于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人工智能的发展受到遏制;第三,人工智能发展受制于文化特性,比如ChatGPT所给出的答案就更符合英文语境,这样一来以单一国家力量发展人工智能可能增加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不平衡,也就是数据鸿沟。而上述问题的解决则需要将资金与市场精准衔接,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世界需要针对人工智能开展全球合作,这需要中国、美国和欧洲国家等大国密切合作,制定合理法规,从而把握新技术带来的机遇,并从中获益。

  如何应对风险?

  人工智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多个行业的新业态打开了大门。虽然提高了效率,但运用人工智能,造成的问题和风险却不少。

  英国《自然》周刊在2023年对科学工作者开展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0%的受访者承认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帮助写稿。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指出,由于不少研究人员依赖人工智能工具,许多专业期刊中充斥着人工智能工具生成的“胡言乱语”,许多文章使用人工智能的痕迹明显。

  早在2014年,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和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的期刊一共删除了120多篇文章,因为这些文章包含人工智能生成的“胡言乱语”。《大众科学》评论说,从那以后的10年里,随着如OpenAI的ChatGPT等更复杂、更容易使用的工具得到广泛应用,各种期刊中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几乎肯定会增加。

  朱荣生认为,人工智能引发的社会问题蔓延速度较快、范围较广,这一技术不断加剧涉及版权法、著作权、隐私权等法律问题的复杂程度,因此适用于新技术的道德边界和法律规范呼之欲出。

  “人工智能时代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时代,这一技术给人类社会和命运带来的不确定性或许远大于确定性,”朱荣生说,“面对这一不可阻挡的浪潮,我们需要在人工智能热潮中保持冷静和审慎的心态与思考。”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