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
·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
·“双链”融合推动绿色…
·我市首个现代化海洋牧…
·锚定目标任务 聚力…
·前9个月我国规上工业…
·提高路网通达程度 完…
·引领全民“悦”读风尚…
·如何理解建立健全覆盖…
·推动安全隐患治理从“…
·榕城区代表队夺冠
·提升圩镇品质功能
·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诗书合璧展现古城底蕴
·枫江:古村出院士,古…
·能为中小微企业带来哪…
·美国总统选战最后冲刺…
·城市书房为民宿区添彩
·以军士兵承认用加沙平…
·谷歌与“元”等公司或…
·市场信心回归 看房…
·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正…
·老年人购房要注意哪些…
·10月份以来中国一线…
·9月份70城房价环比…
·多家房企携手科技、家…
·揭开尘封百年的历史画…
·一张珍贵的凭证
·第一部分 陶瓷器⑤
·润:出自闰姓 润水润…
·田蟹卖鱼:甲枋
·侨梦归处是故里
·觥筹交错掩映下的礼仪…
·女性的逆旅
·【新书荐读】
·满弓劲发“借东风” …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榕江入海流·乡愁榕江”系列报道(16)
枫江:古村出院士,古渡有名人

时间:2024/10/28

  枫江是榕江二级支流、北河支流,发源于潮州市潮安区与揭东区交界处的笔架山东麓,往东北流经葫芦水库,折东南流经登塘、古巷镇后折南转西南方向,过凤塘镇后进入揭东区玉滘、云路镇和曲溪街道,以及榕城区登岗、炮台镇,在枫口村注入北河,全长61千米,揭阳市境内21千米,流域面积663平方千米。建成翁内水库及小一型水库6宗、小二型水库16宗,总库容4701.89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58.8平方千米。

  在晴朗的秋日,“榕江入海流”报道组来到枫江,一边欣赏枫江沿岸如画山水,感受江风送爽、花香弥漫的自然之韵,让茂林修竹的宁静闲适,应和心灵中的明净清幽,一边领略枫江流域丰富的人文地理和历史遗迹,领略文化名人的崇高品格,感悟生活中的哲理。

  □记者 刘春玉

  枫江是揭阳市东北部群众的母亲河

枫江流域图。阿 龙 制图

枫江流经揭东、榕城区。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 林碧鸿 摄

  枫江沿途风光旖旎,农田一望无际,江面上碧波荡漾,微风吹过,江水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金光,美极了。枫江从潮州笔架山东麓,一路逶迤之后,在揭东区玉滘镇进入揭阳市境内,流经云路镇、曲溪街道、榕城区登岗、炮台镇,在枫口村注入北河。

  枫江是揭阳市东北部群众的母亲河,20世纪90年代以前沿岸渔业发达,运载沙贝、化肥、煤油、盐等物资的小海轮可以驶至今云路镇河段,物资流转曾给沿岸带来经济社会的繁荣。以前枫江沿岸上有多个渡口,云路镇河段有村名“云路市”,玉滘镇河段大滘桥一带被称为“大滘市”,皆有骑楼商店、旧仓库等遗迹。

  枫江又是一条适合龙舟竞渡的河道,每年沿江村庄都会举行或大或小的龙舟竞渡活动,传承勇于挑战、力争上游的龙舟精神,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枫江边走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遵仪

从这个大门进去,西侧第一和第二间房屋即为杨遵仪故居。杨小琪 摄

  枫江沿岸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文化鼎盛,名人辈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杨遵仪就诞生在揭阳境内的枫江流域登岗段。

  杨遵仪是我国古生物地层专业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国际上著名的古生物学与古地层学泰斗之一,于1997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荣誉奖,被评为2007年度首都十大教育人物。他一生多开拓,桃李满天下,是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老师,培养出殷洪福院士、欧阳自远院士等科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和崇高师德,是祖国的骄傲,更是揭阳的骄傲。

  我们在市水利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榕城区登岗镇洋淇村寨内,探访杨遵仪故居。这是一个极其朴素、非常不起眼的小院落,几间房屋墙体斑驳,长满了青苔。经历过漫长的岁月风霜,有一个房间已经完全没有屋顶,里面长满了荒草。谁也看不出这里曾经诞生过一位学界泰斗、地质宗师。

  杨遵仪1908年10月出生于洋淇村一个清贫的家庭。为筹措学费,他边打工边学习,学业时断时续,1935年,他考取了公费留美生,后赴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古生物及地层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杨遵仪没有沉醉于美国优裕的生活,而是毅然回到了当时惨受日本铁蹄蹂躏的祖国,受聘为中山大学教授,后到清华大学地学系任教。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成立,杨遵仪是建院的负责人之一。他一生潜心于地质学特别是地层学和古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为中国地质研究作出重大贡献,为中国地质界争得了荣誉。

  梅冈书院曾培养出一批人才

  枫江流域文化古迹、遗迹众多,揭东区玉滘镇山美村有清直隶总督郑大进府、弥勒寺,梅冈山下有梅冈书院旧址,曲溪云路交界的枫江支流车田河河口有宋桥一座,上游诸桥屡有损毁,而独此石桥长年安然,玉滘大滘桥一带还有骑楼街市、石街等商业文化遗迹。

  梅冈书院旧址在今玉滘镇尖山村院前,是揭阳四大古书院(蓝田书院、梅冈书院、宝峰书院、榕江书院)之一,始建于清朝中叶,全盛于清末民初,是毁没于近代而且没有在原址上再建和继续办学的古书院。该院人才辈出,一代岭南名臣兵部尚书翁万达,潮州府历史官衔最高的官员、直隶总督、太子少傅兼兵部尚书郑大进,都出自该院。

  清乾隆二十年(1765),梅冈书院由揭阳知县贺朝冕倡建于梅冈山之南麓,历经几年的建设,颇具规模。

  乾隆二十四年(1769),时任知县刘业勤拨梅冈都莲花埔(今揭东区云路镇莲花埔村)官荒湖下田100余亩田租为办学经费。

  乾隆三十二年(1777),乡贤郑大进(乾隆元年进士、官至直隶总督)回山美村省亲时大力提倡并赞助增修,还为此写下了《梅冈书院记》。

  同治十三年(1874),时任知县周士俊倡议对梅冈书院进行大规模的重修。修复的书院分为三进结构,坐北向南,前厅挂屏风,中、后厅两廊为教室。书院两侧各有巷厝十间,一部分为师生宿舍,一部分为储藏室。书院后倚梅冈山,前临枫江水,绿茵芳草,瓜果飘香;院后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确为培育人才的好地方。周士俊又拨梅冈都北山内老陵(今埔田镇老龙村)等处官荒田百余亩田租为膏火之资,使书院的办学经费更为充足。书院多方延请名师来校执教,校风严肃,学生勤奋向上,历届人才辈出,在揭阳县内首屈一指。

  后因种种原因书院冷落、解散,1944年,侵华日军占领梅冈山后,将这座有近200年历史的书院摧毁。

  郑大进倡导睦邻友好关系

郑大进府。

池厝渡。

  美丽的枫江蜿蜒流淌,滋润沿岸土地,揭东区玉滘镇池渡山美村就是江畔一处人杰地灵的好地方。这里是清代直隶总督郑大进的故里,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郑大进府、揭阳市不可移动文物点冈凤朝阳寨门所在地,也是第二批“广东省卫生村”。

  我们来到山美村郑大进府参观。只见府第前面有许多旗杆夹,有一口古井,旁边有一座石牌,上书“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郑大进府”,落款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15年12月10日”。

  郑大进(1709~1782),又名誉捷,号谦基,退谷。他自小聪敏足智,才华横溢,任政期间,草除积弊,关心民生,所至颇具政绩。后加授太子少傅衔。他的一句“世有千年池厝渡,而无百年郑大进”劝说化解族亲与邻村矛盾的话,成为潮汕地区家喻户晓的俗语,至今流传几百年,令人在啧啧称颂郑大进勋绩的同时,对他如大海般的胸怀度量肃然起敬。

  山美村创于元朝顺帝至元年间(1264~1294),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6)发展成为几百人的小村落,与大族姓池厝渡(今池渡行政村)为邻。在封建社会里,大小族姓、大小村落之间,常常会因争地界、财产、水源等问题而诱发矛盾冲突,池厝渡和山美村也不例外。乾隆年间,郑大进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一路升迁,官至督抚,号称圣朝使相。这个时候,郑氏中有人想借助郑大进的权势,挫一挫池氏,出一口气。郑大进知道后,告诫族人“世有千年池厝渡,而无百年郑大进”,当以和为贵,睦邻友好。郑大进所考虑的不是一时的胜负,而是世世代代的和睦。一句规劝,冰释了祖辈们的旧怨,奠定了池、郑二姓世代和睦相处、团结友爱的基础。

  忍让和宽容可以结束纷争,只有学会宽容,才能构建起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社会才会和谐,生活才会美好。郑大进是智者,是哲人。因这句充满哲理的话,不但有千年池厝渡,而且也将会有千万年的郑大进。

  下站预告:榕江炮台地都段

 

  水利榕江(18)

  揭阳人保财险

  小型水库雨水情设施

  维护防灾减损项目

  小型水库作为农业灌溉和防洪减灾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提供了灌溉生活用水,保障了农作物的生长,还在防洪减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库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市部分小型水库的雨水情监测设施逐渐出现老化、损坏等问题,导致数据采集不准确、传输不稳定,严重威胁到水库的安全运行和效益发挥,一旦水库出现安全问题,如溃坝、溢洪等,将对下游的农田、农作物和农业生产设施造成巨大损失。

  揭阳人保财险秉承“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积极贯彻落实省市关于“百千万工程”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有关工作部署,切实履行金融央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针对揭东小型水库的风险特点,聚焦风险减量管理,主动投入资金为揭东区39宗小型水库雨水情设施进行维护升级,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赋能水库行蓄洪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综合服务水平,助力水库安全运行,有效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水库雨水情防灾减损项目主要由库区降雨量监测、库区水位监测、AI视频监控、预警广播和供电系统等组成,利用各种物联网智能感知设备、动态监测和实时采集涉及水库的降水量、库水位监测信息、区域入侵侦测预警,实现7×24小时全天候远程自动监测预警。通过对水库雨水情数据采集、汇聚、分析、预警、基础数据管理、实地数据终端在线运维及巡检记录等,并通过GIS一张图将各设备状态信息、实时数据、预警信息进行智能化预测、预报、预警,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时、准确地监测水库的水位、降雨量等关键数据,为农业、水利、应急等部门防洪减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决策依据。

  接下来,揭阳人保财险将继续坚守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服务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聚力打造“保险+科技+农服”农业风险减量新模式,努力提高农业数智化水平,构建多层次农业保险服务体系,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文字整理:潘彬彬

  总策划:蔡淡群

  总统筹:袁海生 袁惠亮

  统筹:杨燕斌 魏乐珊 李文胜

  协调:李统国 刘七华 刘汉立 文立刚

  执行:钟伟强 郑培亮 李伟城

  统筹策划:苏迎波 蔡逸龙 林宝凤 林广州 卢旭锐 黄晓鑫 钟 杰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