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关于健康中国…
·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
·“双链”融合推动绿色…
·我市首个现代化海洋牧…
·锚定目标任务 聚力…
·前9个月我国规上工业…
·提高路网通达程度 完…
·引领全民“悦”读风尚…
·如何理解建立健全覆盖…
·推动安全隐患治理从“…
·榕城区代表队夺冠
·提升圩镇品质功能
·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诗书合璧展现古城底蕴
·枫江:古村出院士,古…
·能为中小微企业带来哪…
·美国总统选战最后冲刺…
·城市书房为民宿区添彩
·以军士兵承认用加沙平…
·谷歌与“元”等公司或…
·市场信心回归 看房…
·数据显示房地产市场正…
·老年人购房要注意哪些…
·10月份以来中国一线…
·9月份70城房价环比…
·多家房企携手科技、家…
·揭开尘封百年的历史画…
·一张珍贵的凭证
·第一部分 陶瓷器⑤
·润:出自闰姓 润水润…
·田蟹卖鱼:甲枋
·侨梦归处是故里
·觥筹交错掩映下的礼仪…
·女性的逆旅
·【新书荐读】
·满弓劲发“借东风” …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侨梦归处是故里

时间:2024/10/28

 

  《月是故乡明》

  蔡幼芳 著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24年4月

  □黄素龙

  揭阳,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积淀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海洋文化,孕育了无数勇于走出国门、寻求发展的华侨。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转,许多关于华侨对故土深情厚谊的感人故事,已逐渐隐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为了留住这些珍贵的记忆,需要有人甘于寂寞,投身于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穿梭于街巷之间寻访知情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下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揭阳日报社主任记者蔡幼芳,就是这样一位默默奉献的有心人。她历经数年,潜心挖掘揭阳华侨的动人故事,于近期由广东旅游出版社推出了《月是故乡明》一书。此书如同一座桥梁,引领读者跨越时空,体会揭阳华侨对故土那份真挚而深沉的情感。

  据《揭阳县志·大事记》记载:“揭阳最早出洋的是清乾隆五十年(1785),玉湖北坑乡民刘可杰。”自此以后,揭阳人纷纷漂洋过海,远赴异国他乡寻求生存与发展的机遇。初到异国的他们,面对重重困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在艰苦的环境中默默耕耘,书写了一部部感人至深的奋斗史。在《月是故乡明》中,便收录了许多这样的感人故事。如《林连登:从“牛车登”到巨商侨领》生动展现了林连登以十担红糖为路费,“过番”创业打拼,最终成就“商业王国”的励志传奇;《朱焜:石头村里赞“潮丰”》讲述了朱焜历经磨难,在异国他乡创立“潮丰”品牌的非凡经历;《林运秋:一颗丹心报桑梓》描述了林运秋藏匿洋轮货仓中、渡海觅生计的创业轶事……这些故事,都彰显着揭阳华侨坚韧不拔的意志、勤劳勇敢的精神以及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书写了属于他们的传奇篇章,也为揭阳华侨文化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历经岁月洗礼,众多揭阳华侨在异国他乡不懈拼搏,他们心中那份对故土的眷恋愈发浓烈,往往选择在家乡筑造新的家园。在这些侨房建筑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那种既保留中国传统建筑元素,又融入了西方建筑精髓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月是故乡明》中的《百年兰香楼:一部闪光凝固的华侨史》一文,就生动描绘了一座典范之作——仁美里,展现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和谐共生。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建筑的外观和布局上,还渗透到建筑材料的选择与装饰艺术的细节等方面。如今,这些侨房建筑遗产已成为揭阳宝贵的文化瑰宝,为世人提供了一个窥见华侨百年奋斗历程及其深厚家国情怀的独特窗口。

  即便身处异国他乡,揭阳华侨的心却始终与祖国同频共振,与家乡紧密相连。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他们更是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无数揭阳华侨以满腔热血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月是故乡明》一书,细腻描绘了揭阳华侨的诸多爱国义举。诸如郑植之“服务抗战,矢志图强”的坚定信念,邱及“奈何海外走,买刀再战斗”的英勇无畏……这些故事,充分体现了揭阳华侨的赤子之心与民族大义。

  揭阳华侨凭借独特的经历与视野,深刻理解教育对民族未来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慷慨解囊,积极在家乡兴办学校,以期培育出更多优秀人才。在《月是故乡明》一书中,记载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如朱潮丰慷慨捐资建设侨光中学,东南亚华侨合力筹建揭阳华侨中学,郑翼之捐资创办揭阳捷和工业中学、玉浦翼之中学等,邱子文设立邱金元纪念中小学,张武帮兴建张武帮中学等等。这些事迹见证了广大华侨对家乡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精神。此外,揭阳华侨还在侨居地积极创办华文学校,林毓瑞携手爱国侨商在坤甸创办了振强学校,林连登在马来西亚兴建了韩江中学,黄通在越南成立了国强小学,许宜陶则在曼谷兴办了崇实学校……这些举措不仅传承了中华文化,也培养了华侨子弟,更促进了当地华文教育的发展。

  揭阳华侨始终心系桑梓,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造福家乡。他们不仅资助教育事业,还在赈灾救济、扶贫帮困、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不遗余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诸如林连登、林子丰、林运秋、邱子文等华侨的善行义举,不仅展现了他们个人的高尚情操,也传承了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更激励了更多人投身于公益事业。

  揭阳华侨凭借海外积累的资本、技术与管理智慧,还以投资家乡的方式,在揭阳创办企业、兴建工厂,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月是故乡明》中的《郑植之:首开揭阳机械工业之先河》一文,详细记述了郑植之在揭阳创办首家机器厂——捷和五金厂。此举不仅为揭阳机械行业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石,也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无疑在揭阳工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海外不懈奋斗与拼搏的揭阳华侨群体中,有一群人最终选择踏上归途,或是让自己的后代重返祖国的怀抱。这些归侨在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不懈的努力。《月是故乡明》中的《把一腔热血献给这片土地——追忆我的父亲蔡家哲》一文,便是这种情怀的体现。作者以深情的笔触,细腻地描绘了她的父亲蔡家哲的一生。蔡家哲虽非显赫人物,却是一位满怀爱国之情的归侨。蔡家哲的事迹,激励着更多人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大局之中。

  《月是故乡明》的精髓之处,在于它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入了解揭阳华侨的非凡故事,从中汲取坚韧不拔的精神养分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怀揣坚定的信念,勇于肩负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