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芳
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兴趣。然而,在当前的看图写话教学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害怕写话,缺乏兴趣,甚至不会写。这一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看图写话教学中,要以看图为先,学生只有看懂图,才能写得明白、写得准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读图方法,多种形式练习说话,以此来使学生对图片中的信息有更加准确地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为之后的看图写话活动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一、句式法:搭建语言的桥梁
面对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孩子们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运用固定句型,轻松搭建起语言的桥梁。以 “三素句”“四素句”“五素句”为基石,让孩子们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学会提取关键信息。
例如,当孩子们看到一幅描绘小朋友在公园里放风筝的画面时,他们会这样描述:“小明在公园里放风筝。”(三素句)。进一步丰富信息后,句子变成了:“周末的下午,小明在公园里开心地放风筝。”(四素句)。再添上结果或心情,句子则更加饱满:“周末的下午,小明在公园里开心地放风筝,风筝高高地飞在蓝天,他笑得合不拢嘴。”(五素句)。
二、扩充法:让语言之花绽放
有了基本的句式框架,老师们又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扩充练习。鼓励孩子们在四要素句子的基础上,加上动作、语言、表情、心理等细节描写,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具体。运用此方法时,要注意引导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避免描写过于单一。
比如,描述一只小猫在捉老鼠的场景,孩子们可以这样扩充:“小猫悄悄地走近老鼠洞,它瞪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准备一跃而起。”(动作描写)。再添上心理描写:“小猫心里想:”这次我一定要抓住你!‘“(心理描写)。最后,用比喻让句子更加优美:”小猫的眼睛像两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紧紧地盯着老鼠洞。“(比喻)。
三、自主法:激发创意的火花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创意家。因此,老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自主观察能力。鼓励孩子们先观察画面整体,再聚焦细节;先理解画意,再发挥想象。
比如孩子们看到了一幅描绘春天的画面。他们先观察了画面上的主要元素:绿树、红花、小鸟和孩子们。然后,他们聚焦细节: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最后,他们发挥想象:仿佛能听到小鸟的歌声在耳边回荡,感受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空气中飘荡。
在说话环节,教师应当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口述内容,并适时给予点拨和指导。一旦孩子们遇到困难,便引导他们用更具体、更生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四、整归法:构建文章的蓝图
在掌握了基本的句式和扩充技巧后,老师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从整体上布局谋篇。强调一篇优秀的看图写话作品应该具备画面感、层次感和情感色彩。画面感要求孩子们通过想象运用自己的五感来描绘图中的景象;层次感则要求孩子们在写作时注重条理清晰、主次分明;情感色彩则要求孩子们在写话时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比如在一次以 “秋天的果园”为主题的看图写话中,孩子们运用整归法构建了一篇优秀的作品。他们先描绘了果园的整体景象:金黄的梨子挂满枝头,红彤彤的苹果像灯笼一样点缀在绿叶之间。然后,他们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果园的细节:远处的山峦层层叠叠,近处的果农们忙碌地采摘着果实。最后,他们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果农们的敬佩之情。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话练习是培养学生理解表达能力、识图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了解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贴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写话,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