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震荡整理,截至收盘,沪指跌0.04%,收报3368.70点;深证成指跌0.05%,收报10643.82点;创业板指跌0.26%,收报2139.90点。沪深两市成交额仅有11543亿元,较前一日缩量1040亿元。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化纤行业、电机、汽车服务、光伏设备、农牧饲渔、纺织服装、塑料制品、汽车零部件、通用设备行业涨幅居前,船舶制造、银行、采掘行业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500只,近百股涨停。人形机器人概念股走强,正海磁材、三丰智能涨逾10%,中信重工、大洋电机、秦川机床涨停,卧龙电驱涨近10%.化工、养鸡等周期股集体走强,海利得等涨停。光伏概念股展开反弹,亿晶光电涨停。下跌方面,银行股展开调整,招商银行跌超5%.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电机、汽车整车、光伏设备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电机净流入16.67亿元。
净流出方面,通信设备、电子元件、计算机设备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通信设备净流出17.83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对于股市而言,两会后市场的核心矛盾在于这一轮高低切换是否已被市场充分预期,以及资金的持续性如何。在短期博弈加剧的情况下,市场或将在高位宽幅震荡,行业轮动速度加快后再进入调整。因此,当前的投资策略仍然建议维持“高低切换”的思路,适当回避由高杠杆和高估值推动的中小市值科技股,关注欧洲制造业扩张所带来的有色、军工、核电等安全类资产,以及红利股和债券等防御类资产。
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人形机器人正受益于AI大模型在语言、视觉等方面的能力演进,助力机器人泛化能力提升和交互体验升级,看好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创新和数据处理方式的变革驱动广阔成长空间;自动驾驶产业从端到端向结合VLM(Vision-Language Models,视觉语言模型)的VLA技术演进,预期2025年有望看到VLA量产上车,VLA有望推动高阶智驾商业化进程加速,建议关注Robotic AI时代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高阶AI应用发展及相关产业链标的。
中信建投研报认为,AI产业链正面临从性能拐点到份额拐点、从技术价值到商业化价值双重变化的转折点,当前AI产业链硬件和软件同频共振,均呈现加速趋势,建议关注AI产业持续变化:1.持续看多大厂资本开支持续下底层算力产业链发展。AIDC作为AI产业链底层基座需求持续、算力芯片自主可控势在必行、模型私有化需求增加、利好一体机、超融合和B端服务外包企业。2.利好行业Know-how及数据积累充分、客户充足、有具体应用场景的B端和C端软件企业。OA+ERP成为B端Agent入口的逻辑不变、关注B端通用、政府、金融、能源、工业、营销等垂直场景AI落地、利好有用户和产品积累的2C公司。3.看好AI产业链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议关注数据处理和大模型安全厂商。
华泰证券研报称,近期,随着泛科技资产进入催化空窗期,投资者开始寻找有承接潜力的板块,部分泛消费行业可能是潜在的调仓去向之一。第一,促消费是2025年的政策重心,具体措施陆续出台,抓手愈发明确。第二,短期看,高频数据、企业盈利预期显示泛消费基本面正在点状改善。中期看,就业企稳、社会保障支出扩大、房价筑底等积极信号渐现,收入和消费倾向渐具改善基础。第三,部分泛消费的估值性价比较高,外资等亦有潜在增配空间。具体行业上,筛选了基本面有韧性、估值性价比较高且政策有催化的方向,建议关注:A股白电、航空、消电龙头,港股可选零售、美护、汽车。
银河证券研报认为,当前算力板块在推理应用的不断发展中并非呈现出算力需求下降的态势,而是算力需求得到进一步的刺激。当前市场普遍认为推理应用的不断增长将挤压2026年甚至更长时间段内算力板块的成长空间,该种判断可能同算力行业的实际情况有所偏离。在算力需求总体增长的情况下,当前算力相关板块仍然具备较大投资价值,建议优选空间较大且动能充足的细分子板块。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