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有力有效扩大农产品消…
·文化是灵魂
·让宜居宜业宜游可感更…
·上半年我国社会物流总…
·6月份制造业利润由降…
·凝“新”聚力 暖“…
·推动产业与生态协同共…
·为少先队事业注入新活…
·开启追寻红色记忆之旅
·致力科技创新,爱心奉…
·大暑养生
·消暑记忆:潮汕青草水
·800名舞蹈爱好者同…
·微话题
·“电”亮未来!中国新…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感…
·严查回流药!国家医保…
·血战台儿庄 激战禹…
·柬泰边境冲突仍在继续
·英国实施网络保护新规…
·助力消费者暑期出游更…
·新能源汽车下乡有何新…
·新能源二手车渗透率提…
·风云A9L外观充满运…
·海豹06DM-i旅行…
·古诗里的揭阳
·一曲幽邃苍凉的独调
·传承先贤风骨 助力…
·苏超“出圈”的文体旅…
·散文集《温故》研讨会…
·一部奇幻与现实交织的…
·苍耳为证 岁月留痕
·透过中原,读懂中国
·历史与未来的精神对话
·【新书荐读】
·潮人浓浓家国情,抗战…
·桃山见龙“迎董、积厚…
·第五部分书法绘画(3…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潮人浓浓家国情,抗战侨批来证明

时间:2025/7/28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宣布投降,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解放战争,充分体现了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坚忍不拔、浴血奋战的抗战精神。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海外华侨积极奋力,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巨大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展现出浓浓的家国情怀。这在侨批中有着生动的体现。

1938年5月27日,实叻(今新加坡)宋树钊寄给澄邑下蓬双亲大人的批信中写道:“近日敌占南澳岛,汕头局势骤形紧张,倘不幸汕头被其登陆,俺乡邻比一带,定遭其害……届时若真有不幸时,可小心保护细弟,随机应变,看事而行,亦可看他人如何,为要为要!”

  □陈友义

  侨批表达众志成城抗击日寇的决心

  1935年8月2日,马来西亚华侨吴镜明在寄给妻子林氏的批信中写道:“日本则行封锁我沿海,违反国际盟约。我国轮船则不能往来,别国之轮船则帆行无阻。无须自惊,但此次我敌战争全赖上下一心一德,军民合作,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必属我国。”吴镜明对日本发动战争,封锁我国沿海这种违反国际法则的卑鄙行径表示极大的愤慨。在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之时,他就相信“全赖上下一心一德,军民合作,长期抗战,最后胜利,必属我国” . 1937年9月6日,暹罗(今泰国)华侨圣源寄给澄海松炎的批信冒着被查的危险,告知家乡同胞:“我国为卫领土与生存,不得以与暴日抗战,现然战事蔓延全国,近日来上海之战,我军英勇抵抗,彼以战舰大炮并空军威力掩护陆军,激战极烈,我空军作战技术较之敌人更勇,所以敌源源增兵,但也不见如何进展,唯我国缺乏海军力量,故沿海各省受其威吓封锁。据昨天电信,敌率战舰与飞机袭攻厦门,我军防备坚固,不逞败退……”信中所写的战事正是蔡廷锴将军等率领的十九路军在上海与日本侵略者发生的淞沪大战。

  1938年3月18日,陈嘉成寄给澄海双亲大人的侨批中这样写道:“国难当头,为争取国家存亡保守领土而致大战。”

  1938年的一封侨批中这样写道:“在此国家千钧一发,最贵要的自然是经济问题。战争军备,不外于此矣。人力心力,在于人民决持。然而我们既是国家的一份(分)子,也须当努力,使解燃眉(之急)而得到胜利。铁蹄之下,中国更一跃而上天矣。”

  从侨批实物中,我们可以看到几封印有抗战图文的侨批,内容显示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用鲜血和性命谱写炎黄子孙坚贞不屈的壮丽画面。有的侨批印上“敌忾同仇”一图,表现中国战士浴血沙场,冲锋陷阵,前仆后继;印有“复兴民族”一图的批信,彰显了中华儿女振兴民族,奋起抗敌的决心;印上“航空救国”四字,喊出了在国难当头、敌寇压境之际,民众热切期盼增强国力保家卫国的心声。“救国英雄”一图,则把抗日英雄蔡廷锴将军的肖像印在信纸上,让民众铭记这位抗日救国、功垂青史的英雄人物,表达众志成城、抗击日寇的决心。

  侨批积极声援祖国抗战

  抗战期间,不少侨批都印有抗日歌的戳印。如“奉劝诸君要记得,东洋货色习不得。如果买了东洋货,便是洋奴卖国贼”“抵制日货,坚持到底;卧薪尝胆,誓雪国贼”等,积极声援祖国抗战。

  1936年12月4日,实叻(今新加坡)华侨林俊成寄给潮安林永锐的侨批,用的是广告信封,封背广告语说:“君欲前途光明,请用国货——醒狮牌电筒……”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北京,终于在1937年发动了七七事变。“抵制日货,请用国货”,成了20世纪30年代绝大多数国人及海外侨胞的共识。此批封的广告,就是最好的历史印证。

  侨批悉心指导家乡人民避战抗战

  1935年8月2日,马来西亚华侨吴镜明的批信就告诉妻子林氏:“汝等妇孺,凡事须镇定,勿听谣言为要。”1937年6月9日,吴镜明在又一批信中说:“现刻中日备战形甚紧迫,俺潮汕未知有防卫否?但汝等无须惊慌。”战争的残酷性,也许是吴镜明意想不到的,他仍不断地给家人吃“定心丸”。8月22日,吴镜明另一批信中写道:“现刻战争,汝等须宜镇静,无碍惊慌为要。”11月2日,吴镜明的批信又说:“自倭寇侵犯我国,潮汕防务亦为重要。闻怪飞机每在空中往来,也无经验,当宜避之,无碍得翘首仰望,祈知之。”吴镜明时刻不忘家乡战争情况,悉心指导家人避战抗战的方法方式。

  1937年11月26日,暹罗华侨杨兴寄给潮安慈亲大人的批信,告诉家人如何应对日寇对潮汕海上封锁而造成饥荒的办法,“大人见字之日,家中可积蓄干粮,或儿在上次写一(应对)饥荒方岂尝有作成试验否”?又“此次潮安县令下令各区保甲长,挨户通知禁止酬神谢神祭墓,于(以)免耗费金钱,将此金钱保存,候饥饿时可作粮食之用……”此信写完,言犹未尽,又用小纸片继续写道:“此次中国与日本两国在上海吴家村、热河、天津争战,中国的商民在此四个商埠已比(被)日本之飞机炸下硫磺弹,商民死伤甚多,生者无家可归,将来汕头及外沙(砂)各商民恐有走(遭)灾……见信切欲誉(预)积米粮或买番葛(地瓜)濑(潮语,意为‘刨’)丝晒干贮藏。”兵荒马乱之时,粮食对于老百姓来说,不啻是人命关天的大事。杨兴在另一封给慈亲大人的批信中写道:“近闻日本人做假纸字(即假钞票)流入潮州内地行使,见信如有银项出入须着细看,以免错误……”日本侵略者以假币扰乱我国金融秩序,闹得人心惶惶,其直接危害的就是老百姓。

  1938年3月18日,陈嘉成寄给澄海双亲大人的批信中写道:“国难当头,为争取国家存忘(亡),保守领土而致大战……当此时期,家中须着节俭,至切勿饲鸡鸭等为要。”潮汕沦陷在即,海外华侨总是为家乡安危着想,出钱、出力、出主意。

  1938年5月27日,实叻(今新加坡)宋树钊寄给澄邑下蓬双亲大人的批信中写道:“近日敌占南澳岛,汕头局势骤形紧张,倘不幸汕头被其登陆,俺乡邻比一带,定遭其害。大人不善走路,必难以逃避他方。上日厦门沦陷,被捕去小童在五岁至十岁者,六百余人,运往台湾教养,将来长大,以为还打中国之用。届时若真有不幸时,可小心保护细弟,随机应变,看事而行,亦可看他人如何,为要为要!”1939年2月29日,宋树钊在寄给双亲的另一批信中说:“目下战事时期,物价必定腾贵,且为沦陷区,港口受其封锁,百物受其限制,其贵当然尤甚。生活程度高涨,盗贼必然滋多,晚间门户小心,安分守己,勿管闲事。”

  侨批踊跃捐款支援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大潮籍侨胞踊跃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募集大批钱款,通过银行寄汇或侨批寄回祖国、家乡,支援抗日前线。旅泰青年侨领苏君谦与同乡挚友郭子纲、黄奕捐出200元国币,支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办学经费。这笔款是通过“口批”(即寄批人口头讲定)的方式,由增顺批局送到家乡澄海信宁村的挚友詹欧波手里,再由他转交给八路军武汉办事处。1938年9月21日,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与驻粤办事处代表潘汉年、廖承志,特地联名复函,对苏君谦3人的爱国热忱,“殊堪钦敬”。信函除了交代收到捐款国币200元外,还宣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以及延安办学培养抗日人才的做法,并欢迎海外有志华侨青年返国赴延安学习,参加抗战。

  七七事变引发中国人民全面抗战,激发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有的侨批局在侨批上盖上“请购救国公债”的宣传戳,广泛宣传,充分反映了华侨根系祖国、情牵家乡的一片赤子之心,以空前的爱国热情和实际行动,支援祖国抗日救亡运动。

  批捐是抗日战争时期侨民帮助家乡人民渡难关所寄的侨批款,也是农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对每笔批款收取一定比例的捐助款。1937年11月2日,吴镜明在批信中说:“南洋捐赈灾,买公债为救国,人皆购买,每月平均约三四元。”新加坡郑若灿1940年10月26日寄给潮安县礼阳乡祖母的侨批,寄的批款为50元,封背上盖有“批捐”两字,这是当时华侨为了救济抗日战争时期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人民,每元侨汇抽出百分之二即2分钱,用于济困,并在侨批封背上盖上“批捐”的印章,以示该侨批已交了捐款,显示出海外华人一致抗日、坚决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华侨沈镜洲寄给潮安华美乡上社沟尾母亲的批信,批封上盖“批捐每元抽贰分,华美乡公所征收”的红色文字戳记。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