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是江门市新会区特产。它通常为规则三瓣状,表皮油色饱满,内囊蓬松。随着年份的增长,色泽从绿、黄、红变为灰绿、棕红等,内囊会变薄脱落,气味独特。年份短的,果香味刺鼻;年份长的,陈香醇厚。它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等药用功效 .据说,新会陈皮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至今已有700多年。新会地处潭江与西江交汇入海处,独特的“三水融通”水土条件,培育出品质优良的茶枝柑。当地居民将茶枝柑的果皮经特殊处理后保存,逐渐发现其不仅可作为食材调味,还具有药用价值,遂代代传承,使新会陈皮声名远扬。明清时期,新会陈皮更是被列为“贡品”,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广东三宝之一。
制作极为讲究。每年10至12月,茶枝柑成熟时,采摘果实,用正三刀法或对称二刀法将果皮开成三瓣,剥离果肉后,将果皮置于阳光下自然晾晒,使水分蒸发。随后,将晒好的果皮装入容器,放置在通风干燥处陈化。在陈化过程中,需要定期翻晒,去除多余水分,避免霉变。随着时间推移,陈皮的颜色由鲜橙黄逐渐转为棕褐色,香气也愈发浓郁,至少陈化三年以上,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富含挥发油、橙皮苷、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挥发油可以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缓解肠胃不适;橙皮苷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黄酮类化合物则对心血管健康有益。现代研究还发现,新会陈皮在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方面也有一定功效。
它适用的人群广泛。食欲不振者,饮用陈皮茶可开胃消食;咳嗽痰多者,用陈皮搭配其他中药材煮汤,能起到化痰止咳的效果;日常烹饪时加入陈皮,既能去腥解腻,又可增添风味。 阿 铭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