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已过,暑气却未消减,街头吃冰的热潮依旧涌动。老式梅汁刨冰、牛奶芋泥冰、抹茶云朵雪花冰等各类创意冰品,仍是人们对抗“秋老虎”的心头好。一口冰下肚,爽彻心扉,惬意无比。
在揭东区磐东街道磐东路,“碗里有冰”的小店依旧热闹。店主研发的创意冰品独具特色,开业至今,每天都有不少顾客专程前来尝鲜。








□记者 陈洁丹 文/摄
姐妹匠心,研发创意冰品
对冰品有着浓厚兴趣的陈榕冰、陈婉冰姐妹俩,曾耗时半年在家反复调试,研发出多款贴合大众口味的创意冰品。让她们惊喜的是,立秋后,许多顾客对这些创意冰品依旧“情有独钟”。
姐妹俩介绍,在研发的10多款冰品中,老式梅汁刨冰耗时长达两个多月。这款冰品口感爽口解腻,立秋后仍稳居点单榜前列,深受大家喜爱。
妹妹陈婉冰坦言,做一碗好冰不容易。单是梅汁调配这一步,她们就试过话梅、青梅等多种梅子,反复调整酸甜度,才定下如今让顾客青睐的配方。其他冰品的研发也同样倾注心血,半年时间里,姐妹俩全身心投入,只为满足人们对冰品的需求。
陈婉冰说,立秋后,老式梅汁刨冰和牛奶芋泥冰依旧最受欢迎,熟客到店几乎必点。
食材时鲜,调味贴合心意
老式梅汁刨冰能在立秋后仍受追捧,自有其独特之处。陈婉冰介绍:“不管什么季节,做冰都得讲究食材时鲜,造型注重色香味形,让人一看就有食欲。应季水果必须新鲜,绝不能用变质的,不然既影响口感,还可能危害健康。”
老式梅汁刨冰的食材丰富多样,有梅汁,还有西瓜、哈密瓜、芒果等新鲜水果,搭配芋泥、黑糯米、红豆,再加上珍珠等随机小料。
为保证食材新鲜,陈婉冰每天早上9点多去市场采购芋头和水果。芋头去皮切片后,用高压锅压15分钟,出锅捣成泥冷藏;红豆洗净后压20分钟,放凉加糖冷藏;水果去皮切块备用;黑糯米则熬煮加糖1小时。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店铺便开门迎客,从下午到晚上,顾客络绎不绝。
制作时,水倒入制冰机,很快就飘出雪花般的冰花。淋上梅汁,再按顺序铺上芋泥、熬好的黑糯米、红豆,摆上水果粒,最后加珍珠,一碗颜值与美味并存的老式梅汁刨冰就做好了。一勺下去,多种味道在舌尖碰撞,层次丰富且不过于甜腻。
冰爽沁心,酸甜解腻
舀一勺老式梅汁刨冰入口,最先袭来的是梅汁的酸鲜,清爽地打开味蕾。冰碴在舌尖化开,凉意顺着喉咙蔓延,刚压下“秋老虎”带来的燥热,芋泥的绵密便袭来,粉糯中带着淡淡芋香,温柔中和了梅汁的锐利。
芒果块咬开时汁水迸溅,甜味直白鲜明,与梅汁的酸形成绝妙呼应。黑糯米吸足了梅汁的底味,嚼起来软韧带劲,混着红豆的沙甜,颗粒感在唇齿间轻快跳跃。最后是珍珠的Q弹,裹着冰碴滑入嘴里,每一口都有酸、甜、凉、糯、弹,仿佛把初秋的清爽都揉进了碗里。
这款经多道工序制成的刨冰人气很高。采访时,两位顾客说,她们是刷手机找到这家店的,立秋后天气仍然很热,来一碗梅汁刨冰,冰凉爽口、酸甜适中又解腻,瞬间就能驱散烦闷,特别舒服。
“立秋后店里依旧忙碌,下午到晚上都是高峰期,通常要忙到晚上12点才打烊。”陈婉冰说,除了老式梅汁刨冰,牛奶芋泥冰、抹茶云朵雪花冰等也很受欢迎,很多人吃冰时还会点些小吃搭配。
立秋未凉,冰花、梅汁与新鲜水果的交融,仍是对抗燥热的好选择。老式梅汁刨冰凭其出众颜值与绝佳口味,在初秋继续为人们带来清凉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