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鸭是南京久负盛名的传统名菜,以其独特风味享誉中外。它肉质紧实却不柴,咸淡适中,鲜香醇厚,食之回味悠长,且色泽金黄油亮,既是宴席佳肴,也是家常美味。
六朝时期,南京地区盛产鸭子,百姓逐渐摸索出腌制鸭子储肉的方法。明朝时,板鸭制作工艺趋于成熟,因加工时需将鸭子压平定型,故取名“板鸭”。清代时,板鸭成为贡品,名声更盛,至今仍是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
制作板鸭的工序严谨:要先选用当地优质麻鸭,经处理去毛、去除内脏后,洗净沥干水分;接着用盐、花椒等调料反复搓揉鸭身,腌制数天入味;随后将鸭子挂起沥干水分,放在通风处晾晒风干;最后经过排酸、整形等步骤,再蒸熟或卤制后即可食用。
鸭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族、铁、锌等营养成分,能为人体补充能量,促进新陈代谢。不过因其经过腌制,含盐量较高,适量食用可开胃下饭,过量则需要注意钠的摄入。
大多数人用它作为佐餐菜品食用,尤其适合食欲不佳者,其鲜香味道能增进食欲;体力劳动者适量食用可补充能量。
南京板鸭的吃法多样,除了直接蒸食、卤制,还能与青菜同炒,或切块入汤,让汤汁更添鲜美。如今,它不仅是本地人餐桌上的常客,更成为南京对外的一张美食名片。不少游客专程寻味,真空包装的板鸭,让这份独特风味得以远播四方,延续着六朝至今的饮食传奇。
阿 铭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