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晓惠
原先泥泞不堪的村道如今变得平坦宽敞,夜晚出门伸手不见五指的道路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农户的农产品销路进一步拓宽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得益于揭阳供电局对挂钩帮扶的揭西县东园镇、良田乡的精准施策和持续投入。
从架起稳定可靠的供电线路保障生产生活用电,到结合乡村实际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再到积极打通农产品外销的“电力赋能通道”,揭阳供电局以多元化的帮扶举措点亮乡村发展之路。不久前,该局荣获2024年度广东扶贫济困红棉杯铜奖。
变“输血”为“造血”,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自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以来,揭阳供电局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并选派5名优秀干部深入一线,捐赠44万元帮扶建成月湄村光伏发电项目、隆江村光伏发电项目(一期),两个项目持续产生收益,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4万元。同时,多次联合农业院校开展农业种养、水产养殖等特色培训与指导,助力人才振兴;帮助东园镇政企联建共推乡村振兴战略合作,为当地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9个。通过做好项目帮扶和消费帮扶、助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协助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措施,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驻挂钩村初期,为深入了解乡土民情,我们坚持每天走进田间地头调研考察,细致摸排当地产业发展现状、项目储备情况、建设薄弱环节及村民急难愁盼问题,全面收集第一手资料。”揭阳供电局驻村干部林锡海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不仅努力从‘外来者’转变为‘自家人’,更在此基础上明确帮扶思路,着力推动‘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转变,助力农户就业增收,不断提升当地群众幸福感。”
与此同时,该局建立派出单位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电力行业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确保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帮扶项目上;建立定期沟通决策和反馈评估机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用好各类帮扶政策,深入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等相关行动,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为民解忧办实事,真帮实扶获好评
揭西县东园镇赤新路、东门路、东白路古福段及良田乡下村村道,是当地村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交通要道。此前,这些村道因未安装路灯,一到夜晚就漆黑一片,不仅给村民出行造成不便,更对学生安全构成隐患。
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揭阳供电局捐资40多万元,为这4条村道安装太阳能路灯,惠及群众达4064户共2万多人。由于太阳能路灯无需电费,既方便了村民夜间出行,又不会增加村集体的经济负担,深受当地干群好评。不少村民表示,以前没有路灯,晚上都不敢出门,现在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夜间出入方便又安全,夏天还能到路边吹吹风、散散步。此外,该局还捐资10多万元为东园镇玉湖村榕畔路安装太阳能路灯,并建设赤岩新兴乡村狗母坑复耕修路桥工程。
在消费帮扶方面,揭阳供电局大力扶持帮扶点东园镇农业发展,通过购买本地企业、合作社生产加工的农产品,有效拓宽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路,增加农户收入。近三年来,该局累计消费帮扶总金额超88万元。
林锡海表示,接下来,揭阳供电局还计划定点帮扶捐赠约75万元,用于揭东区新亨镇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和惠来县隆江镇史岭村光伏帮扶项目,并继续开展“南网知行”教育帮扶、消费帮扶等活动,在助力我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履行央企责任,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