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高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份在北京召开,围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总体目标,明确部署了城市工作的核心任务。浙江省宁波江北区以四个入选首批省典型的城市更新案例,生动呼应了这一号召,宛如四颗璀璨明珠,串珠成链,勾勒出城市更新的美妙脉络。
城市更新,不是大拆大建的“粗暴手术”,而是精雕细琢的“绣花功夫”。江北老外滩,千年商埠破茧新生,恰似一幅古韵新风的画卷徐徐展开。它没有简单推倒重建,而是锚定三大目标,以“商旅文融合”让老建筑成为可触摸的历史课堂,让艺术与科技碰撞出绚丽火花。这告诉我们,城市更新要尊重历史、传承文化,让老城区既有“老味道”,又有“新活力”,如同给古董精心修复,而非随意丢弃。
江北区实验小学“上学道”,方寸空间里的全龄关怀,宛如一首温馨的诗篇。它以巧思破解校园周边难题,将关怀延伸至全龄友好。从安全护栏变身“小课桌”,到自动喷雾系统送来清凉,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这启示我们,城市更新要关注民生“小切口”,解决群众“大难题”,让城市更有温度,如同冬日里的暖阳,温暖人心。
前洋立交桥下的灰色空间实现青春蜕变,仿佛一场奇妙的魔法。曾经的交通断头路与临时停车场,如今成为集运动、创业、休闲于一体的“青春聚集地”。这表明,城市更新要善于挖掘“边角料”的潜力,让灰色地带焕发生机,如同变废为宝,让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
慈城古县城的复兴密码,是一部历史与现代交融的传奇。它从单体建筑修复升级为山水环境整体守护,在业态升级中巧妙平衡保护与发展,让古城既有历史厚重,又有时尚活力。这让我们明白,城市更新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让历史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延续,如同传承千年的美酒,越陈越香。
江北区的城市更新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城市更新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和市民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强规划引领;企业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创新运营模式;社会要积极参与监督,提供多元建议;市民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爱护城市环境。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更新要以人民为中心,以“绣花”般的精细功夫,绣出城市的品质与魅力,绣出人民的幸福与安康。让我们以江北为榜样,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让每一座城市都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