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看着北斗星走不迷路,…
·提升城乡“颜值品质”…
·竞智竞勇展风采 汇…
·全民动员清积灭蚊 干…
·提升应急技能 守护…
·多元帮扶齐发力 点…
·揭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防…
·我国自主研制的600…
·织密医疗保障网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
·凝聚共识,筑牢文明根…
·助力青春筑梦远航
·弘扬爱国精神 讲好…
·推陈出新,让茶香飘得…
·交通宣讲进乡村 趣味…
·把握三个坚持,护航交…
·海货鲜活入市,市场供…
·微话题
·月球“休眠”为何还有…
·全国铁路暑运发送旅客…
·福建福州:林则徐故居…
·“可怕、肮脏、有毒”
·新技术可对废塑料进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
·陈翰章:铁骨铸英魂的…
·朝鲜试射两种新型防空…
·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早…
·今年车市“金九银十”…
·外观为“方盒子”造型…
·行业动态
·比亚迪海狮06EV/…
·廿四味草凉茶:以草本…
·城市更新需要“绣花”…
·莲动鱼跃 绰约多姿
·从地理视角看中国古代…
·掩映在星条旗下的暗角
·书页间的精神原乡
·【新书荐读】
·85年前回批再现日寇…
·娇姓何以消失?
·第六部分 古籍图书…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书页间的精神原乡

时间:2025/8/25

 

  《中国古代读书故事》

  吴尚之 著

  团结出版社

  2025年6月

  高 低

  翻开吴尚之先生的《中国古代读书故事》,油墨香里浮动着千年墨痕。这位资深出版人,以半生编书、藏书的阅历,将散落在史海钩沉中的读书往事,串成了一串照亮文脉的珍珠。当我们随他的笔尖走进一个个读书人的世界,看到的不仅是“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传统典故,更是一部中国人精神成长的隐秘史诗。

  吴尚之在序言中说:“读书,是中国人最古老的生存智慧。”全书以时间为经、人物为纬,从汉代孙敬“头悬梁”的自律,到宋代朱熹“循序渐进”的方法论;从唐代薛涛“扫眉才子”的诗心,到清代顾炎武“日知其所亡”的经世情怀,132个故事编织出一张立体的读书网络。不同于传统蒙学读物的道德说教,作者更着力挖掘故事背后的精神肌理——匡衡凿壁借的不只是光,更是对知识的虔诚;张溥“七焚七录”的笨功夫,实则是对思想深度的执着叩问。

  书中特别辟出“女性书事”一章,从班昭续《汉书》到李清照校金石,从蔡文姬忆诵四百篇到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这些被历史轻描淡写的女性读书者,用墨迹改写着“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偏见。正如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所言:“一个女人要写小说,得有每年五百英镑的收入,和一间自己的房间。”而中国古代女性的读书故事,何尝不是对“精神空间”的另一种争取?

  吴尚之的叙事自带“编书人”的敏锐。他拒绝将故事写成干巴巴的史料汇编,而是以“考据+想象”的笔法,还原历史现场的温度。比如写王充“闭门著书”,不仅引《后汉书》“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的记载,更想象他“站在书肆的布帛书摊前,指尖拂过竹简的纹路,与相如、扬雄的神交穿过两百年光阴”——这样的细节让历史不再是故纸堆里的标本,而成为可触摸的精神现场。

  语言风格上,作者巧妙融合了文言的凝练与白话的鲜活。写李白“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用“笔落惊风雨的诗魂,早就在童年的书声里埋下了种子”;讲苏轼“旧书不厌百回读”,则化用其“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名句,引申出“读书是与古人的灵魂共振”。这种“文白相济”的笔调,恰如钱锺书所言“传统不是已逝的残骸,而是尚存的能量”,让古典精神在当代语境中焕发新生。

  吴尚之在后记中写道:“今天的我们,面对电子屏幕上的碎片信息,或许更需要重温古人‘韦编三绝’的专注。”这句话道破了全书的核心命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古代读书人的精神传统如何滋养当代?书中那些看似‘过时’的故事,实则藏着破解现代阅读困境的密码: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清苦,对应着对抗浮躁的精神定力;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反思,暗合着“输入与输出”的现代阅读观;张潮“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的比喻,更与卡尔维诺“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这部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整理了一段读书史,更在于构建了一条连接古今的精神通道。当我们在书中与孙康“映雪”的身影相遇,与黄庭坚“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的箴言共鸣,本质上是在寻找一种“不变的精神原乡”。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而吴尚之的《中国古代读书故事》,正是打开这座天堂的一把古雅钥匙——它让我们看见,读书从来不是功利的工具,而是一场与古今智者的灵魂对话,是一次对精神高度的自觉攀登。

  合上书页,窗外的月光正漫过案头的书脊。那些在字里行间流转的读书故事,早已超越了“故事”本身,成为照亮我们精神世界的星光。这或许就是经典的力量:它不会告诉你“该怎么读”,却会让你在翻开书页的瞬间,突然懂得“为何而读”。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