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19条举措进一步扩大…
·砥柱中流领航复兴
·广东石化减油增化战略…
·积极施治,暖心护航外…
·做好中秋国庆假期 交…
·《桃花过渡新传》获省…
·传承非遗技艺 坚守…
·饭碗端得更牢 乡村…
·推动城市建设高质量发…
·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培…
·发挥纽带作用 凝聚…
·为诈骗分子“吸粉引流…
·“守护祖国妈妈”
·管道漏水速响应,市民…
·超燃!炮台网红夜市变…
·营养与运动并重,共享…
·为揭阳高质量发展提供…
·加快实施“百千万工程…
·让更多孩子“上好学”
·全力打造“凤江凉果”…
·赛道丈量工作顺利完成
·护航儿童健康安全成长
·红薯地里“刨”出好日…
·用音乐点亮孩子们的梦…
·守护学生“视”界共筑…
·表彰先进树立榜样 凝…
·便民服务进社区 义灸…
·践行志愿服务精神 赋…
·绘就路畅景美百姓乐新…
·打好“生态牌 ” …
·别出心裁“农家礼” …
·防范化解渔业生产安全…
·强化责任担当 抓实…
·补齐存在短板 扎实…
·全力以赴跑出高质量发…
·特色美食迎新生 味蕾…
·警校联动筑防线 平安…
·保护海洋生态 共建蓝…
·关爱群众眼健康 贴心…
·两项贴息政策加速落地…
·含着烟头吃面!“碰瓷…
·耸人听闻背后的生意经
·首批定点医药机构人员…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
·敦促美日尽快撤走“堤…
·5家保险资管机构上半…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快贷及养易贷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近90只股票涨停 …
·百亿元级私募机构前8…
·年内新备案私募基金数…
·秋燥怎么办?中医教你…
·听力问题非小事,认识…
·热性惊厥,如何应对?
·如何保持骨骼健康?
·四招防范过敏性鼻炎
·宫颈机能不全致流产 …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砥柱中流领航复兴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启示录(六)

时间:2025/9/17

  □新华社记者

  伟大的胜利,历史的必然。

  9月3日,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旋律在天安门广场响起,高声合唱响彻云霄。

  这首诞生于1943年的“战歌”,穿越历史时空,融入中国人民的血脉,成为承载中华民族记忆的“凯歌”。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揭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真理。

  “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人民的心声。

  14载艰苦卓绝的抗战史,亦是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的伟大斗争史。正是中国共产党的挺膺担当,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抗战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从伟大胜利向着伟大复兴,前进!

  擎旗领航,铸就抗战伟力

  1931年9月18日,炮声呼啸。一夜之间沈阳失陷,几个月后东北沦陷,数年间,大半个中国沦丧在日军铁蹄之下。破碎山河浸满血泪苦难,中华儿女悲恨难以尽书。

  黑暗中,谁在举旗定向?谁能坚如磐石?谁将视死如归?

  “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释胜利的密码。

  吹响挽救民族危亡的号角——“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反对一切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以求中华民族彻底的解放和独立。”

  在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一份《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令观众久久驻足。宣言发布时,年轻的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尚不到半年。

  九一八事变第二天,《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贴在沈阳大街小巷。随后,《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等一系列宣言和决议发表,号召全国人民奋起抗战。

  以民族大义为重,中国共产党始终抓住中日民族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从长征路上发表“抗日则生,不抗日则死”的宣言,到七七事变爆发后立即通电全国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声声号角划破法西斯阴霾,唤醒沉睡山河。

  当时一名日本的中国事务评论家承认,“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推动全国抗日运动的主要力量”。日本东京《同盟世界周刊》则感叹,“真正的抗日势力,始终一贯的是中国共产党”。

  以卓越领导力擘画制胜路线图——针对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等矛盾特点,中国共产党以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为抗战指明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怕雨,不怕风,包后路,出奇兵,今天攻下来一个村,明天夺回来一座城”。

  1944年7月,英国陆军部军情二处斯托尔斯少校在一份报告中评价:“在大多数战线上,游击战是阵地战的附属,但在中国,游击战却牵制了大部分日本军队。”

  当游击战成为制胜关键、敌后战场成为决胜之地,整个世界都看清: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引领者,正是照耀中国的那颗红星。

  以钢铁脊梁扛起历史担当——百团大战,八路军进行战斗1824次,沉重打击了日军“囚笼政策”,有力驳斥了“亡国论”“投降论”,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抗战的意志和力量。

  1943年3月,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敌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82名战士奋勇阻击!用刺刀、用枪托、用铁锹、甚至用牙齿,战斗从拂晓打到黄昏,打到生命最后一刻。

  全面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等全国各地的革命抗日武装力量,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后期更抗击着约60%的侵华日军。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捍卫民族独立最坚定,维护民族利益最坚决,反抗外来侵略最勇敢。”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回响在浩然天地。

  14载艰苦抗战,英烈名字熠熠生辉——赵一曼、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

  5098天浴血奋战,不朽群体光耀千秋——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

  无数英烈抱定“誓与山河共存亡”的信念,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在国家民族遭遇空前危机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点燃了救亡图存的希望。

  民心如磐,汇聚历史洪流

  “从前只是一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七七事变两周年纪念日那一天,面对中国人民的空前觉醒,民族力量的空前凝聚,目睹历经磨难的古老民族焕发强大生命力,朱自清写下这段深有感触的文字。

  民心向背,决定着历史的选择。

  9月3日,天安门广场。身着蛙式作训服、手握钢枪的女民兵,身姿挺拔、英姿飒爽。她们来自当年的主要抗日根据地。这是民兵首次亮相以纪念抗战为主题的阅兵活动。

  兵民是胜利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民,推动形成了全民族抗战的历史洪流。”

  以人民筑牢团结根基——1937年,中日国力军力悬殊,西方观察家疑虑:中国会不会亡于日本?

  毛泽东同志明确提出,“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抗战之初,八路军仅4万多人,却如4万多颗火种,深入敌后组织起千百万群众,点燃熊熊抗日烈火。

  美国记者哈里逊·福尔曼在《来自红色中国的报道》中写道:“凡见到过八路军的都不会怀疑他们,他们所以能以简陋武器坚持作战,就是因为他们与人民站在一起。”

  无论条件多么艰苦、形势多么险恶、战争多么残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

  至抗战胜利,人民军队约132万人、民兵260余万人,抗日民主根据地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

  以主张夯实统一战线——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上,“红星照耀中国”篇章再现历史的一幕:延安窑洞中,一个熟悉的身影伏案写作。从这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传向全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决维护、巩固、发展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了团结抗战大局。”

  延安,灯塔点亮的地方。苏联《消息报》特派记者罗曼·卡尔曼看到:“青年们从全国各地汇集到这里。小伙子和姑娘们搭着便车,或成群结队地步行去延安。”爱国侨领陈嘉庚考察重庆和延安后断言:“中国的希望在延安!”

  以团结激发必胜合力——美国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档案馆大楼,收藏着30卷中国抗战影像资料。珍贵的照片记录了重伤仍握武器的士兵、肩扛粮食弹药的老人、弱小却目光坚毅的少年、通宵赶制军服的妇女……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线将士,牺牲流血。各党各派,精诚团结。各界人民,协力救亡”,汇聚起磅礴伟力,终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胜利纪念日邀请老兵观礼,是对英雄的致敬,是对历史的铭记。

  天安门城楼上,同习近平总书记握手的6名老兵中有一位100岁的老兵宋其祥。从北京回湖北的列车上,宋其祥被工作人员热情包围、献上鲜花,还得到了一张特制火车票,始发站和目的地这样写着:“胜利站——复兴站”。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体中华儿女必将集体抵达这一目标。

  踔厉奋发,走向新的胜利

  同仇敌忾、浴血山河的抗战史,也是砥柱中流、改天换地的奋斗史。

  “敌人来了,拿起机枪战斗,敌人没来,拿起镢头种地。”80多年前,面对严重的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提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各抗日根据地军民普遍开展大生产运动,“烂泥湾”变成“米粮川”。

  时光流转,昔日的根据地早已不一般。从高速、铁路、航班通达各地,到获评全国森林城市;从推进石油化工、新能源及储能工业延链、补链、强链,到先进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加速隆起,革命老区日月换新天。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历史从未走远。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时代给出的新命题,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作出响亮回答。

  走向新的胜利,必须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重大斗争不会少。我们必须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掷地有声、催人奋进。

  从“一穷二白”到大国重器频出、撑起工业脊梁,从面临“被开除球籍”危险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发展奇迹,一程程勇毅前行,伟大精神指引着中华民族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精神长城屹立不倒,精神力量跨越时空。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已成为上亿名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融入14亿多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成为未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法宝。

  走向新的胜利,必须坚持实干奋斗——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

  抗战岁月“一把镢头一支枪”开垦出“陕北江南”,改革开放时期“三天一层楼”彰显“深圳速度”,新时代“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国共产党人以实干为要,以实绩作答,一步一个脚印走,一锤接着一锤敲,把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我们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指引前行的道路。

  征途漫漫,奋斗不止。

  坚持精准扶贫,万千党员驻村入户,成就彪炳史册;治理生态环境,全民共建绿色家园,绿水青山成色更足;勇攀科技高峰,无数英才攻坚克难,铸就大国重器;抗击世纪疫情,白衣天使尽锐出征,在前线无畏坚守;全力抗灾救灾,先锋模范逆流而上,党旗在一线飘扬……中华民族阔步走在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意气风发,豪情满怀。

  在“以百年、千年为计”的时间观和奋斗史里,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肩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使命,破浪前行,勇立潮头。

  踏过烟云万千重,砥柱人间是此峰。

  久经淬炼的百年大党,巍然屹立时代的激流险滩,带领亿万人民向更加光明的未来豪迈行进!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