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许小鸣
陈德丰是惠来县人,他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潮州木雕工艺,凭借着精湛技艺和不懈努力,成为木雕界翘楚,更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三十年深耕木雕领域,成绩斐然
1988年,19岁的陈德丰拜潮州木雕名师陈登轩为师 ,开启木雕创作生涯。他起早贪黑,勤学苦练,认真向老师傅请教。很快,陈德丰熟练掌握通雕、圆雕、浮雕、沉雕等各类技艺手法 ,学成出师后创办“德丰木雕作坊”,开启了创业之路。
2002年之后,由于木雕生意遇冷,陈德丰转型从事石雕生意赚钱养家。但因为对木雕的热爱,晚上,他就侍弄自己心爱的木雕,进行艺术创作,正是这段时间的磨炼,使陈德丰真正走上木雕艺术创作之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9年深圳文博会上,陈德丰选送《十八罗汉》《蟹篓》《吉星高照》三件作品参展,其中《十八罗汉》获得金奖,《蟹篓》获得铜奖,他因此一举成名。
成功的喜悦给陈德丰带来了巨大的动力,更加坚定了他走木雕艺术创作之路。他访遍国内名家,虚心求教,雕刻艺术水平不断提高。他的作品内涵丰富,题材广泛,涉及人物、动物、花鸟、山水等。他善于将现代理念与传统艺术文化结合创新,形成独特创作风格。其创作的以虾蟹篓为主题的作品《篓趣》,耗时两年多完成,展现鱼篓中龙虾、螃蟹出水瞬间状态,活灵活现,在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上海)传统技艺展中荣获“国匠杯”金奖。此外,他还多次改进刀具,提高创作效率。自2009年起,他带着作品参加各类展览,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金奖和特别金奖23项之多。他还潜心钻研木雕工艺理论,撰写了《潮汕传统建筑的“斗艺”趣谈》《惠来木雕的传承和创新》等10多篇论文,发表于《广东工艺美术》等专业刊物上。
三十多年来,陈德丰在木雕领域深耕细作,成绩斐然:2010年9月获得揭阳市劳动模范称号;2014年10月获评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6月获得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12月获得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称号;2019年1月,获得广东省传统建筑名匠称号,同年12月获得南粤工匠称号, 被列为揭阳市第十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2021年7月获揭阳市高层次人才(B类)称号;2022年3月取得广东省乡村工匠正高级工程师职称,同年8月被授予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被评选为全国首批乡村工匠名师。今年还获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致力木雕艺术传承,助力乡村振兴
陈德丰深知木雕艺术传承的重要性,他将培养后继人才视为己任。2011年8月,他主持创办“惠来县德丰木雕工艺美术培训中心”,邀请省市专家开展专业辅导、课题研究等。对于学徒,陈德丰关心备至,除了不交学费、不计耗材损失,还给予其生活补贴。在手艺方面,他倾囊相授,带领学徒远赴浙江东阳、福建莆田等著名工艺美术产业基地交流学习,并延请名师到现场指导。他的培训中心既是创作基地,也是技艺传承的摇篮,在这里走出了10多位工艺美术师 .目前,陈德丰已培养出潮州木雕第六代传承人、技艺扎实的优秀学徒30位 ,他的大儿子也子承父业,投身潮州木雕创作。徒弟方喜清也成为独挡一面的木雕界大师。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陈德丰发挥自己的作用。2019年陈德丰创办了广东德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专门承接古建筑木雕工艺。他的木雕事业不仅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提升了行业市场活力 ,推动了木雕工艺的传承与发展,还带动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此外,他还于2008年7月组织成立“揭阳市惠来县工艺美术协会”,发展会员50多人,涉及木雕、金漆画、嵌瓷、剪纸等诸多传统艺术领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2024年,陈德丰被广州大学聘为“美术与书法”专业硕士导师,同时被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在其努力下,潮州木雕艺术走上了大学课堂。陈德丰以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为潮州木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