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在…
·中共中央将于今日上午…
·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
·乘势而上,奋力开创中…
·中宣部组织召开学习宣…
·粤东城际铁路黄岐山站…
·“宝藏之城”揭阳,邀…
·设婚恋陷阱,夫妻档敛…
·活到老,不妨学到老
·巷陌里酥肉香
·告别“压力山大”,解…
·兴·揭阳
·增强必胜信心 赢得…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
·第138届广交会第二…
·前9个月我国邮政寄递…
·我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
·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调…
·商户云贷及小微快贷
·中国银行助力民企稳增…
·上涨股票近3000只…
·月内ETF“吸金”近…
·公募“淘金”热情不减…
·织密蚊媒防控网 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推…
·用心用情用力 解决群…
·夯实基层急救根基 为…
·和美乡村展新卷 发…
·盘活资产聚企业 “…
·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
·现场鉴定“石磡乌榄”…
·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 …
·传承太极文化 推动…
·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体…
·普法进校园 法治护…
·微诗颂中华 诗里寄深…
·第六指
·生物学生词与阅读理解…
·浅析古诗词“教学评一…
·油炸莲藕丸子:金黄酥…
·柴火炖鱼:白洋淀的醇…
·红焖藏香蕨麻猪
·手扒肉
·丝瓜炒鸡蛋
·凉拌山药木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浅析古诗词“教学评一致性”中“评”的优化策略

时间:2025/10/24

  □ 曾泽飏

  随着统编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深入使用和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研究不断涌现。其中,“教学评一致性” 因高度契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 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顺应语文教学改革潮流,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导向,构建起教师主导的 “教”、学生主体的 “学” 与导教促学的 “评” 三者间的良性循环,既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也更利于国家育人战略的细化落实。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研究中,“评”的维度仍存在深入探讨的空间。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视角,探析古诗词“教学评一致性”中“评”的优化策略。

  一、对教师而言:“评”需深入拓展

  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 依据评价结果反思日常教学,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完善教学过程,为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据此,有必要进一步挖掘“评”对教师教学的导向作用,实现评价维度的拓展。

  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为例,教师可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单元目标与单元学习任务,设计更具体、细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例如,可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达成度、教学方法适配性、教学创新实效性、教学成果转化率等维度,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精准评价。

  值得注意的是,该单元的人文主题为“生命的诗意”。对教师而言,“身教重于言传”——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始终保持诗心、涵养审美趣味、坚守独立的人生思考,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外在体现与处世原则的示范。这一维度可作为教师评价的重要补充,丰富“评”的内涵。

  二、对学生而言:“评” 需深化延展

  从学生视角来看,“评”不应局限于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更不能止步于高考这一结果性评价。课程标准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 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独特功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应有作用。” 因此,对学生的“评”需立足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兼顾长期性与发展性,实现评价维度的深化与延展。

  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不同流派的古诗词。尽管这些作品在形式与风格上存在差异,却共同指向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深邃的人生思考。这些优秀的古诗词以对“生命诗意” 的独特表达,涵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世界,成为代代传承、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文化基因。

  正是这种独特的精神世界与文化基因,让我们在面对经济、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与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能够以自信独到的眼光审视现实,以博大包容的胸怀接纳多元,以独特坚定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应对挑战。这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 层面的延展性体现。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发挥语文育人功能等方面的核心价值,以及其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灵活有效分析、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要求。由此可见,“教学评一致性”中的“评”在面向学生时,更需立足长远、深化延展。

  在“教学评一致性”的“评”的实践落地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对学生的可视化评价(如课堂表现)与可测化评价(如考试成绩),更应重视对学生审美情趣、道德修养、思维品质、人生志向、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隐性评价。并依据隐性评价结果,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与鼓励,真正帮助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培育优秀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面向教师的 “评” 需深入拓展,面向学生的 “评” 需深化延展。在 “教学评一致性” 的实践中,唯有持续完善 “评” 的理念与路径,才能在课程改革中同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师生 “双向奔赴”——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切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达成立德树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