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夏芳
2022 年《小学英语新课标》强调,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提倡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实践和研究英语学习活动观。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堂上围绕主题和语篇开展听、说、读、看、写等活动。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读写融合有助于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在语篇阅读过程中,学生需对文本进行深度分析,而写作任务的引入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文本的结构、内容及语言特点,进而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同时,阅读文本的体裁与题材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写作范例,可有效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
尽管读写融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优势显著,但在当前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仍存在教学局限:单纯从文本出发,仅关注字面内容而未探究深层意义;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评价过度集中于词汇拼写错误与语法错误,却忽视了对学生写作积极性的培养与激发。针对这些问题,在小学英语读写融合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开展实践。
(一)阅读先行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小学英语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应优先抓好阅读教学,可采用情景教学法、问题链导向法、主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融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可通过视频、图片或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随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 “What happened in the story?”),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探寻答案。在吃透教材语篇的基础上,教师还需拓展阅读材料,所选材料需契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英语水平,例如色彩鲜艳、图文并茂的分级英语绘本,《小猪佩奇》等贴近学生生活、充满童趣的英语小故事。
(二)以读促写
当学生具备一定阅读基础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其开展写作练习,将阅读中习得的语言知识与技能迁移到写作中,实现 “以读促写” 的教学目标。以PEP版(三年级起点)四年级上册Unit 2的B部分 “Read and write” 为例,该语篇为配图短文,围绕 “My best friend” 展开,介绍了Sarah与好友刘佳的相关情况:刘佳身材高挑、留着长发,两人常一起读书,都喜爱动物类书籍且乐于分享;文中还提及刘佳性格善良,总能让Sarah开心,刘佳喜欢围棋,Sarah则热爱球类运动,尽管二人爱好不同,却仍是亲密好友。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全篇快速浏览、分段朗读,再提出核心问题 “What do Sarah and Liu Jia like?”,并提供表格,要求学生将两人兴趣爱好的差异与共同点填入表格;随后引入韦恩图,指导学生在图形相交部分填写共同特点,在不相交部分填写差异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进一步提问“What about your best friend?”,并提供词汇库(Words bank)供学生参考,鼓励学生与同伴交流自己好朋友的情况,包括姓名、外貌、性格、爱好等;最后提供两个写作模板,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完成写作任务。在这一读写融合过程中,学生能逐步理解友谊中 “和而不同” 的深刻含义。
此外,在常规课程教学之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读写接龙游戏、绘制思维导图、制作祝福卡片、书写留言条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增强其团队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多元评价
在小学英语读写融合教学中,教师应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读写融合学习成果。评价过程中,需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性,努力营造充满肯定与激励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为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与针对性指导。例如,教师可将学生的优秀写作作品、思维导图等进行汇集整理,在班级宣传栏展示,或分享至班级微信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读写融合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通过实施 “阅读先行、以读促写、多元评价” 等一系列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需不断反思、总结经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出更有趣、更高效的英语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