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林怡然 通讯员 江锐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日,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培标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切实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把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作为首要责任,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兜住兜准兜牢民生保障底线,用心用情用力托起民生福祉。
真抓实干,把民生底线兜得更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
陈培标介绍,去年以来,全市民政系统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坚决扛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兜底保障政治责任,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民生实事项目按时按质落实。“接下来,市民政局将继续对困难群众保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陈培标说,该局将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推进《揭阳市困难群众民情动态监测和常态化转介处置帮扶“1+4+N”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稳步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确保困难群众得到更加及时、精准、高效、温暖的救助。
凝心聚力,把治理基础夯得更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理顺行业协会、学会、商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
陈培标表示,全市民政系统将着力构建以党建为引领、以城乡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基层社区治理行动框架, 全面推进民政领域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完善党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协同机制更加健全,探索形成一套切合实际、落地见效的揭阳基层治理新模式;深入推进揭东区村务公开“阳光工程”示范创建,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健全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与此同时,将推进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规范发展;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引导社会组织助力服务基层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
用心用情,把基本服务做得更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民政工作深度嵌入人的全生命周期,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我们将持续紧扣市委‘三个最’工作要求,下更大的力气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婚姻登记管理服务、养老服务、殡葬公共服务等工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幼有关爱、婚有和谐、老有颐养、逝有所安的更高期待。”陈培标表示,民政部门将坚持把群众关切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在乡镇(街道)社工站设立未成年人工作保护站,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服务网络;大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全力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努力让每一位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持续深化殡葬改革,优化婚姻登记服务,不断提升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陈培标最后表示,全市民政部门接下来将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的宏伟蓝图,把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成果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思路和推进发展的力量,不断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