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钦雄。郑湲璇 摄
32年来,他扎根农村,教书育人,把虚心学习、不断探索当做信条,一步一个脚印,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校长;他凝练出“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的办学理念,在农村教育这片沃土上播撒汗水与希望,换来满园春色。他,就是普宁洪阳镇第五小学校长王钦雄,也是广东省、揭阳市中小学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
1990年,王钦雄毕业回到家乡参加工作,实现了“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梦想。他凭着对教育的极大热情,大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形成独特教学风格,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而后又历任教导处副主任、教导处主任等职,于2007年担任洪阳镇第五小学校长。在他的带领下,洪阳镇第五小学荣获各级表彰奖励60多次,在普宁市公办小学中有较高知名度。王钦雄也先后被评为揭阳市优秀教师、揭阳市首批学科带头人、揭阳市第十批优秀专家和拔尖人才等。
近年来,王钦雄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在教学管理、工作室建设、教师专业发展、课题研究等方面有较深研究,撰写的20多篇论文获省级、市级、县级奖。作为我市首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王钦雄将如何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室发展动能,助力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为洪阳镇第五小学校长,他又将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走进洪阳镇第五小学采访王钦雄,听他讲述32年来教育路上的动人故事。
□记者 徐剑萍 实习生 郑湲璇
“我把‘不做则可,要做就要做得精、做得更好’作为行为准则”
记者:您是如何走上教育岗位并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位名校长的?是什么样的信仰让您坚守多年并取得累累硕果?
王钦雄:我从小就希望像父亲那样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1990年毕业后,我梦想成真,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就把虚心学习、不断探索当作信条,大胆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当时,我任教的几届毕业班成绩优异,本人也在当地语文教学界开始小有名气。2000年,我被任命为洪阳五小副校长,协助校长带领全校师生转变教育观念,使学校教育工作逐步由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并取得一系列教育成果。2007年担任洪阳五小校长。
32年来,我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把“不做则可,要做就要做得精、做得更好”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成为一个学者型、科研型教师”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方面,努力提高理论水平,理解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注重学科教学、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有机整合。另一方面,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同科组老师一起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无论是做老师还是校长,我始终做到了“办事求公、用人求贤、律己求严”,力争让个人言行成为师生的表率,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记者:我们知道,洪阳镇第五小学虽然是一所普通的乡镇小学,但办学成绩不俗。请您分享下育人经验。谈一谈接下来,您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
王钦雄:“教学生六年,想学生六十年”是我的办学理念,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从养成教育出发,从日常细节引导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健康、聪明、快乐地成长。在德育工作方面,学校深入挖掘本土德育资源,以《礼仪伴我行》校本课程为依托,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构建文明礼仪特色,让学生努力做个知礼、明礼、守礼的好少年。在人才培养方面,根据实际,学校把培养具有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学生作为学生发展、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通过一系列地地道道、扎扎实实的竞赛或德育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挥学生的独特长处。
接下来,我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将继续深化学校管理、大单元教学,落实有效教研,抓好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科学谋划好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为谱写洪阳五小办学新篇章而奋斗。
“我致力把工作室打造成‘研究平台、成长阶梯、辐射中心’”
记者:作为一名有着多年一线教学经验的教育工作者,您认为教学中哪些问题最为突出?您又是如何进行探索和解决的?
王钦雄:我认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发展和终身发展没有达到最理想的状态,这是长期以来教学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在我看来,有效的教学是完全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我认为,有效的教学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教学有效,并非在于教师教的内容多或者学生做的作业多,也不能简化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教得认真,教得细致”。有效的教学应该是看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的综合表现以及是否有效促进了全体学生全面、多元、有差异地发展。结合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我们要想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目标,就必须对教学进行改革,进行有效教学,这恰恰与促进学生全面、多元、终身发展是契合的。在我看来,有效的教学必须通过教学设计、过程教学、教学管理、作业布置等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措施来实现,从而让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记者:工作室目前做了哪些工作促进学员成长?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您将如何“领航”学员成长?
王钦雄:工作室秉持“和而不同、共享共赢”的理念,践行“实践—学习—思考—磨砺—实践—提升”的思路,实现名校长资源共享最大化;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动学员学校发展;建立名校长与中青年骨干校长合作互动的人才培养新机制,提升校长领导力,探索出成功且可复制的校长队伍建设经验……一年来,工作室跟岗学员校长领导力有了提升,呈现了学员与学校同频共振,稳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我认为,“市名校长工作室”搭建的是一个校长岗位成长的工作平台。作为主持人,我十分注重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致力于把工作室打造成为“校长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工作室将继续以学校的办学实践为主线,以校长的自主研修为基础,以科研课题为切入口,以“学校核心发展力与校长领导力研究”为研究内容,以课题研究、校际交流、参观考察等为主要形式,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领导策略和艺术,实现学校、教师和学生三者和谐的、可持续的和健康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