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与孩子共同制定新学期计划,耐心倾听孩子对新学期的想法,并适时指导。从作业的清理,到学习用品的准备,再到教辅书的选择等,为开学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让孩子有信心打赢新学期第一仗。林洁松 摄
□记者 陈伟生 通讯员 林 莉
过完元宵佳节,被“放飞”一个多月的孩子们重新回到了久违的课堂。可是,一些经历了假期电子产品不离手、玩耍过度、作息紊乱、吃喝无节制的孩子仍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对于新学期的到来在身心上很不适应,表现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情绪低落、耍脾气、注意力无法集中、入学焦虑、学习拖拉懒散甚至出现逆反心理和厌学行为等“节后综合征”。这让家长感到头疼,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节后综合征”,才能让孩子尽快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轨道上来。
对此,专业人士认为,春节元宵过后,孩子出现“节后综合征”属正常情况,家长不必过分担心,让孩子提前调整身心状态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面对“节后综合征”,家长首先要及时、合理地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和饮食结构,并和孩子共同商量制定一个让孩子有章可循的学习计划及合理新目标,让孩子养成上学期间的作息习惯并及早进入学习状态;开学后,家长要做好正确引导,帮助孩子“收心”要循序渐进、有耐心,与孩子多沟通,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家长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作息规律、生活方式健康的榜样和示范,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更要放下手机,陪孩子一起收心、一起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孩子在调理身体的同时振奋精神,尽快从“节后综合征”中走出来。
孩子收假不“收心”上课走神
“春节期间,我孩子每天电子产品不离手,玩游戏,和朋友视频,手机一刷就是几小时,晚上熬夜早上又起不来,作息紊乱,而且说不得叫不动,开学前几天,我督促孩子赶快完成寒假作业、准备开学学习用品等,原以为上中学的孩子能懂事听话,但我多次劝说也不为所动,孩子反而跟我急,导致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这让我头疼不已,生怕孩子往后又会沉迷于电子产品而影响学习。”家长王女士苦恼地说,开学第一天,她叫孩子写个作业他却拖拖拉拉,催孩子多看书他就发脾气,说不想去学校了,这让她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跟王女士一样,为孩子“节后综合征”而头疼的陈先生说:“孩子在寒假期间玩‘野’了,经常日夜颠倒作息不规律,爱睡懒觉,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劲来,饮食上毫无节制,胡吃海喝、暴食暴饮,零食、甜品、油炸品看到什么吃什么,经常闹肚子,孩子既管不住嘴又迈不开腿,缺乏运动,体重蹭蹭地往上涨,我们担心如不及早调适,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和学习。”陈先生无奈地说,开学第一天就“如约”接到老师的电话,说孩子对开学很不适应,上课走神、注意力不集中,还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学习热情和效率都很低,这让他很担心。
其实,吐槽孩子在假期后出现“节后综合征”的家长还有很多,而让家长感到头疼的是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孩子克服“节后综合征”,才能让孩子尽快回到正常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轨道上来。
导致孩子出现“节后综合征”有四主因
孩子出现生理、心理的不适等“节后综合征”,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揭阳市天蓝心理服务中心的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陈洁婷认为,造成孩子出现“节后综合征”有四个方面的主要原因。
一是饮食无节制,消化不良。春节期间家里美食多,亲友聚会也多,孩子通常都会陷入美食陷阱,无节制地胡吃海喝、暴饮暴食,营养搭配不均,摄入过多高热量、高糖、高脂的食物后,容易引发肠胃功能紊乱,造成积食而诱发消化不良等症状,甚至节后引发厌食现象。二是作息紊乱,精神不振。一些孩子缺乏自律性,假期期间纵情玩乐造成作息日夜颠倒,作息时间混乱,带来夜间精神抖擞、白天精神不振等情况,造成精神状态不佳而对开学感到不适应。三是沉迷网络,缺少运动。不少孩子假期期间放开了玩手机和看电视等,不分昼夜地沉迷于网络,容易引发注意力不集中、头痛不适、眼疲劳甚至视力下降等症状,加上孩子除了睡就是吃,运动时间大大缩短,缺少活动量,导致孩子体重增加、免疫力下降、精神萎靡等而影响开学的学习状态。四是玩心大发,恐惧上学。很多孩子寒假期间处于“放羊”的状态,放纵自我,家长对孩子又疏于管理,学习、生活规律被打破,容易形成自由散漫、懒惰任性等坏习惯,开学时难以从玩心大发的状态中抽离出来,有“继续玩下去”的想法,加上家长没有提前帮助孩子调节好生理和心理状态,因而孩子不想上学、害怕上学,不愿受“约束”。
家长要以身作则和正确引导
那么,家长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克服“节后综合征”呢?对此,陈洁婷给出了建议。
一、调整饮食,克服不良习惯。孩子春节期间饮食无节制,对脾胃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节后的一两周是调理脾胃的关键期,家长应及时、合理地帮助孩子调整饮食结构,合理安排好孩子一日三餐,在做到饮食清淡的同时注意营养搭配,对春节期间进食过多脂肪、高热量食物的孩子,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吃水果、绿叶蔬菜、菌类食物等清淡的食品,且不可食过饱;对食欲差、未良好进食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调整饮食种类,保证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的摄入;节后家长要把剩余的饮料及糖果尽快收起来,鼓励孩子平时多饮白开水,少喝饮料。
二、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春节期间,很多孩子作息时间不规律,生物钟被打乱,睡眠不足。节后,家长首先要及时、合理地帮助孩子调整好作息时间,做到起居有序,保证充足睡眠,恢复到日常合理的作息习惯,如帮助孩子设立贴近校园生活节奏的作息时间,鼓励孩子早睡早起,拨回紊乱的生物钟,引导孩子按照平日上学的时间起床、睡觉、学习、运动和吃饭,有规律地作息,并引导孩子尽快适应开学后的时间变化,从而更好地适应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家长也要以身作则,陪着孩子养成上学期间的作息习惯,如家长应在孩子睡觉时关闭电视、熄灯等,为孩子营造安静的睡眠环境;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睡前营造一段相对安静的故事时光,帮助孩子从一天的兴奋中逐渐平复下来,更好地进入梦乡,这也是亲子交流、增进感情的好机会。
三、新学期,新目标。要让孩子尽快从假期的懒散中走出来,家长应在节后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并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做好规划和打算,共同商量制定一个与学校生活同步、详尽、让孩子有章可循的学习计划及合理新目标,找回熟悉的节奏,并多说一些鼓励、积极的话语,循序渐进、小步快跑,帮助孩子调整到日常学习状态。家长要安排一定时间,帮助孩子回顾上个学期的知识要点作为“热身”,如英语单词、数学和物理的公式等,并检查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也可以提前预习新学期的课程,为孩子及早进入新学期学习状态做好准备;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孩子感兴趣的科学知识,既增长孩子的见识,又增进亲子关系。
四、正确引导,调整孩子心态。元宵节后孩子回归课堂,出现“节后综合征”属正常情况,家长不必过分担心,放假期间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和提前调整身心状态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开学后,家长要多关心孩子,更要做好沟通和正确引导,及时“看见”孩子的情绪,感受其背后“我很看重自己新的一年中的表现”的信号,多鼓励多支持,让孩子有踏实感安全感;家长帮助孩子“收心”时要循序渐进、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给孩子时间调整,与孩子多沟通,细心观察孩子,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可以通过交谈倾听孩子诉说等形式,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如陪孩子做一次“收心”的整理,从整理孩子自己的房间开始,让它在孩子手上变得整洁有序,然后一起把寒假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盘点收获和遗憾,畅想新年的新期待,通过满满的仪式感,共同营造良好的“收心”环境,以一颗平和心迎接开学;又如通过平时和孩子聊聊学习的事,以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对上学产生期待感。
五、加强管理,转移孩子的兴趣。节日期间,很多家长忙于应酬,对孩子疏于管理,玩游戏、上网、看影视综艺节目等便成为孩子“废寝忘食”的节日活动,开学后,家长应尽快对孩子进行认真管理,想办法让孩子告别这些不易节制的娱乐活动;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体育活动场所运动,如打球、慢跑等,引导孩子用积极阳光的心态开始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家长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带孩子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等,以转移孩子的兴趣,寓教于乐,开阔眼界,让孩子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开学后,一些孩子不想上学,有的是因同学关系出问题未能及时调整,对此,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与同学和老师联系,并教会孩子社交技巧,这不仅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也有利于孩子培养交际能力,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开学后,家长要求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但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作息规律、生活方式健康的榜样和示范;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能自己呼朋唤友、吃喝玩乐仍处在松懈的假期生活中,却要求孩子静下心来学习,如果家里很嘈杂,孩子就很难恢复正常的学习状态,而如果家庭气氛回到有规律的状态中,孩子就更容易“进入角色”,因此,开学后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把生活作息恢复到平时的状态,并尽量营造乐于学习的家庭氛围;家长更要放下手机,以乐观进取的心态,对孩子多一分耐心和热情,陪孩子一起“收心”、一起进行有氧活动,一起进入学习状态,引导孩子在调整身体的同时振奋精神,体验假期归来后学习与生活的乐趣,尽快从“节后综合征”中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