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教…
·历史长河中的又一次“…
·培育新质生产力 激…
·力争今年底正式投产
·秉持初心,30余载奔…
·开具全市首份《预查废…
·营造安全畅通道路交通…
·坚持真抓实干 提升参…
·诚信揭阳之典型案例
·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化选…
·新能源车险的“两难”…
·车市快讯
·一封人间信,我写给了…
·个人情感与历史交融的…
·用心守护亲情 从容…
·【新书荐读】
·“琢”物成形 妙手…
·为老人养老 “钱袋子…
·中国民航最长直飞国际…
·以爱和馨香致敬母亲
·近20%居民不能每天…
·残疾女性文创作品展在…
·废墟下被埋116小时…
·极端天气频发 如何更…
·563万名护士!“白…
·部分人工智能系统已擅…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春天里的揭阳
·百年慈母魂犹在
·五 月
·有根之风和无根之风
·静夜听雨
·横江: 一湾碧水绕城…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普宁市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切入口
培育新质生产力 激发农业增长新动能

时间:2024/5/13

  本报讯 (记者 郑乔慧 特约记者 罗凯瀚) 近年来,普宁市不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切入口,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激发农业增长新动能。

  普宁市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该市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到梅塘、大坝、赤岗、南溪等农业大镇开展专题调研,落实要素保障部门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科技服务等措施,推动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制定《普宁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在普宁市实施农村耕地灭荒三年行动计划,近三年来累计盘活撂荒耕地2.88万亩,落实各类涉农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组织专家下农田开展技术指导服务1500人次,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提供众多要素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普宁春耕备耕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农户育秧播种时受气候、土地等因素制约大、种植难的实际,该市按照“政府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导向,专门组建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下沉基层开展服务;优先安排涉农资金,盘活撂荒耕地,发动“种粮大户”梁立坤带领广太镇、赤岗镇有关农户组建“普宁市立坤农业专业合作社”,在赤岗镇引进自动化设备,合计投资260万元打造现代化水稻育秧中心,发展“工厂化”育秧模式,有效解决传统水稻育秧播种密度低、均匀度差,耗资大、存活率低等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揭阳市首个水稻育秧中心,目前,该中心共有5个育秧大棚,建设面积达11.6亩,棚内水稻种子出芽率较传统种植模式提高30%,育秧周期缩短一半以上,已持续为揭阳、汕头、潮州等地区稳定提供6000多亩稻田育苗服务。

  为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普宁市以“政府搭台、农户唱戏、市场助力”为主线,搭建农户、商户展销平台,借力市场消费助推普宁农产品广销全国各地。该市在赤岗镇、大坝镇等地举办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集中推广“工厂化”育秧丝苗米、芥菜、冰淇淋番薯等优质农产品,擦亮设施农业优质高产“金字招牌”;在相关展会举办期间,抢抓大型商超企业、批发市场等采购商代表参展契机,邀请商户到育秧中心现场考察交流、开展产销对接,推动农产品生产、种植向终端市场销售延伸,形成闭环。同时,该市结合“工厂化”育秧可移植等特点,发展“订单式”市场服务,定制种植解决方案,实行“环节托管”或“全程托管”等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选种、育秧、管理、收割等服务,助力春耕生产提质增效,牢牢守住“粮袋子”。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