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永秋
我的老母亲要是健在的话,也有114岁了。
母亲已经走了二十多年,可是我依然怀念母亲。尽管岁月飞逝,万事皆成云烟,可是母亲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依然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眼前。
母亲中年丧夫。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彼时物资匮乏,食不果腹,家徒四壁。可想而知,一个农村的寡妇,要抚养五个嗷嗷待哺的子女,其艰辛程度,没有亲历过的人是难以体味的。
在物资十分匮乏的年代,即使是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母亲把拥有干净的名声看得比生命还宝贵,她教育我们,就算家里断炊了,宁愿饿死、上街讨饭也绝不允许随便偷或拿别人的一菜一果。在母亲的严厉教育和监督下,我们兄弟姐妹脑海里深深地埋下了不想偷、不敢偷的种子,在村子里被乡亲公认为手脚干净的好孩子。
我的老屋前面住着一户本家的大妈,她的家门口种着一棵石榴树,果子还没成熟就遭到偷摘。为了防止偷盗,大妈上山砍来了荆棘和带刺的植物,然后用绳子绑在树干上。大妈天真地认为这回就能保住树上的果实,过了几天,原本树上成熟的金黄色果子不见了,经过追查,原来是村里几个饿扁肚子的孩子,趁着深夜用手电筒照着果子,然后用竹竿一颗颗捅下来吃掉了。在排查是谁家孩子偷盗的时候,大妈说后屋(后屋是我家)这家孩子就不用排查了,别说偷盗,就算白送他们也不会要的。就这样,我们兄弟姐妹在村里赚了一个千金难买的好名声。
母亲是个文盲,可是她满腹诗书出口成章。这是从哪里学来的呢?原来年轻时的母亲,经常和邻居大妈和小姐妹们聚在一起纺纱织布,通过口口相传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千家诗、劝世文等诗句,遇到什么事情,母亲就用相关诗句教育我们。例如教导我们不要偷不要抢,她经常说,“偷个鸡蛋吃不饱,一个臭名背到老”,并且还说,她并不祈盼子女大富大贵,只希望我们勤劳节俭,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成家立业养儿育女,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就算对得起她了。
她经常说,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这句话,我从小就一直记在心里。
终于有一次,我亲身验证了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那是1983年我在海南工作的时候,国家在全国对社会治安进行整治,严厉打击那些为非作歹的犯案人员。一天凌晨大概两点左右,我突然听到门口一阵沉闷的敲门声。我心里想,半夜三更的,谁来敲我的门呢?借着月光,我向窗外看过去,原来是一大批穿着白色警服的人围在我门口四周。我心里一点都不害怕,因为心里清楚我什么罪行都没有犯过。便打开门,领头的一位警察认识我,对我说:“对不起,打扰你了,听说陈某某是你的邻居,具体住在那号房子,我们怕打草惊蛇,特意找你了解陈某某的具体位置。”顿时我的心里平静地释然下来。
我现在的晚年生活过得很滋润。回首往事,没有母亲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坚持不懈对我进行励志教育,让我在困难时,看到光明,提高勇气,很可能没有我今天的“成就”,我永远不会忘记,当年饥寒交迫,甚至对能否活下去都没有多大的信心。母亲不厌其烦地启发我,教导我 “只要努力求上进,何愁来日无良机”,为我鼓劲加油,从而使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今天,能够在纷繁的社会里立足,我感恩老母亲对我坚持不懈的教导,使我能够堂堂正正做人。得益于母亲坚持对子女正能量教导,我们兄弟姐妹们都安然走到今天,平均年龄早就逾越古稀之年,平安度过将近占五分之四世纪的时空。百年慈母魂犹在,我将努力把老母亲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作者简介
钟永秋,揭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从1980年起,陆续在省内外报刊发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