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才引智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报道
□记者 许佳曼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近年来,我市不断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从平台建设和特色培育等方面着手,畅通人才下沉基层渠道,深化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作,以人才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建设人才驿站,畅通人才下沉通道
惠来县前詹镇辣椒种植项目在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专家团队的帮扶指导下,种植面积扩大至450余亩,带动稳定就业35人,完成产值180万元,村民增收近110万元。
揭东区玉湖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以东寮村特色农副产品为抓手,大力发展东寮芋头种植,积极邀请专家对农户进行指导、培训,并与高等院校形成“产学研”战略合作关系,目前东寮村年亩产芋头约3000斤,每年可为村民创收约2000万元。
……
这是我市各级人才驿站汇聚人才向产业流动,激活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的缩影。近年来,我市把人才驿站建设作为引才聚才育才的重大工程,通过一系列暖心举措引导各级人才进入驿站,建立人才专家远程对接、支持乡镇工作机制,畅通市县镇村四级人才专家库,推动高层次人才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在农村天地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在建好驿站实体的基础上,我市推动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全省第一个人才驿站常驻专家在线交流平台,构建我市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人才需求动态数据库和人才对接服务平台“两库一平台”,企事业单位可在线上填报项目合作需求、人才需求,更可与人才驿站常驻专家学者进行在线交流;专家平台账号后台终端掌握动态需求信息、及时跟进,实现人才和引才需求的智能匹配,搭建驿站、专家、企业沟通桥梁,有效支撑人才供需两端服务。目前,150名驿站常驻专家已全部进驻揭阳市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服务我市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值得一提的是,借助揭阳市人才综合服务平台,我市建立了贯通市、县、镇、村和连接中高等院(职)校、产业园区的“人才+就业”服务体系。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人才驿站、就业驿站建设和发展的通知》,依托人才驿站全力推动就业驿站建设,创新“人才+就业”模式,强化资源整合利用,加快推动乡镇(街道)人才驿站和就业驿站建设和发展,计划到2025年10月底实现全覆盖,就地就近为基层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基层人才、就业服务水平。
培育乡村实用人才,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以前我们种植都是靠经验,遇到难题了就慢慢摸索,现在市、县经常组织技能培训活动,不仅现场能与农业专家交流,还能观摩学习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极大提高了我们的生产水平能力。”在揭西县举办的“服务‘三农’畅享揭西”2024年揭西县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暨现场观摩会上,前来参训的种植户竖起大拇指称赞说。今年,揭西县在塔头镇甜玉米产业园打造了1个500亩玉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种植和防虫害等技术水平,培育更多乡村本土人才,揭西县“服务‘三农’畅享揭西”技能培训活动走进塔头镇,邀请深耕农业领域的专家开展授课培训,为玉米产业园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除了开展“服务‘三农’畅享揭西”技能培训活动外,由揭西县委人才办指导的“一镇一主题”专家巡回培训活动也在火热进行中。活动邀请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根据各乡村实际,采用现场教学、送教下乡等方式开展涵盖水稻、番薯、青梅、黑橄榄种植以及淡水鱼、南美白对虾等水产养殖技术培训,据统计,阶段来共开展专家巡回培训17场次,培训人数约1000人次。
这一场场的培训不仅是农户技能提升的机会,更是我市广搭平台培养乡土人才,赋能“百千万工程”,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写照。
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既要将外地人才引进来,还要积极培育乡村中的“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手。近年来,我市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本地特色产业,以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能人为重点,举办形式多样、实效性强的人才培育活动。去年,全市共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训17场,培训人数926人,内容涵盖农业科技、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农业政策法规等知识;举办4场农业产业链“链长制”落地活动,培训人数176人;开展乡村振兴青年人才“领头雁”培训班,并在全市范围内推选出10位理论知识扎实、实操能力丰富的优秀农业青年评选为“揭阳市十大青年种养能手”,推荐70件农特产品作为直播带货选品库,累计总销售额138万元。今年,为深入推进绿美揭阳生态建设,我市还成立了揭阳市县镇村绿化工作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发挥各级各单位林业科研、园林绿化、乡村绿化等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全力做好县镇村绿化技术指导工作,协助开展县镇村绿化专业技术培训,为我市县镇村绿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服务和人才支撑。
不仅如此,我市还聚焦基层一线培训农村实用人才,持续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依托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行业协会等单位,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大对广大城乡劳动群体的培训力度,夯实城乡发展人才基础,促进农民稳定就业;同时,注重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加大非遗传承人培养扶持力度,加强武术、英歌舞、潮剧、书法、美术、舞蹈、提线木偶、谜语等基层文化领域人才培训,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