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惩戒案例
根据“广东省交通综合执法信息系统”推送2023年7月份“一超四罚”的信息记录:普宁市某实业有限公司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 2023年7月17日上午,普宁市交通运输局组织执法人员对普宁市某实业有限公司进行调查取证(该公司于2020年12月4日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现处于营业状态),发现当事人名下拥有货运车辆15辆,2022年12月4日至2023年7月17日已有5辆货运车辆存在违法超限运输,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达33%)。经普宁市交通运输局执法部门研究决定,责令普宁市某实业有限公司于7月19日起至8月2日止停业整顿15天。
7月24 日,普宁市交通运输局执法六大队在普宁云落新星路段巡查时,发现普宁市某实业有限公司所属车辆继续参与运输且存在超限违法行为。该公司在停业整顿期间未按规定时间及要求停业整顿,仍存在违规经营的行为。
普宁市某实业有限公司的行为违反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六十六条、《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第四十六条的规定,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参照《广东省交通运输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并经普宁市交通运输局重大案件集体讨论,给予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信用修复案例
某药品行业企业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因该公司自建网站上存在“最先进”“唯一”“龙头企业”等不实广告用语,受到行政处罚,并依法将其处罚信息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对该公司的正常经营、招投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等方面影响严重。信用危机发生后,引起该公司负责人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专业信用修复机构咨询,并进行相关信用修复,让该公司尽早结束信用危机困扰。
揭阳市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