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会见孟加拉国总…
·习近平同几内亚比绍总…
·让国级非遗焕发时代光…
·推动信用融资发展 …
·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
·涵养正气 展现才气…
·市国防教育图书馆开启…
·国内物价走势总体稳定
·诚信揭阳之典型案例
·提高认识强本领 履职…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用心当好畜牧兽医科技…
·让酒驾远离生活
·采菱
·微话题
·同向发力办好民生事,…
·凝聚共识,赋能村居发…
·强产业美环境,打造宜…
·“一盔一带”,安全常…
·凝心聚力
·网来网往
·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回升…
·600多户齐捐款 助…
·赋能“百千万工程” …
·凝聚青年力量 赋能…
·揭东区部署推进慢性病…
·市司法局到锡西村开展…
·云路镇组织老党员讲述…
·揭东警方开展集中用警…
·传统产业工人路在何方…
·过境免签带热外籍人士…
·证监会:划定程序化交…
·传承长城文化 守护…
·洞庭湖全线退出警戒水…
·“外卡降费”惠及商户…
·银行卡业务如何平衡安…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 …
·首份公募基金二季报发…
·近六成私募对下半年行…
·马蹄清心丸:清热解暑…
·托板豆腐好味道
·荷叶鸡
·粉蒸排骨
·猪尾苦瓜煲
·醋溜西葫芦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地都镇乌美村以“科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强产业美环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时间:2024/7/11

  聚焦榕城“百千万工程”系列报道

  □记者 陈星星 林文君 通讯员 陈晓婷

  近年来,榕城区地都镇乌美村以山水为媒,强力推动兰花养殖、白对虾养殖两大特色产业发展,不断投入提升整体村容村貌和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如今,漫步在乌美村,既能感受其悠久历史文化氛围,更可体验淳朴民风,还能够看到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繁荣的基础。乌美村的兰花产业已有20余年发展基础。去年,乌美村以实施“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成功引进龙科兰花种植基地(一期)项目落户投产,进一步扩大了该村兰花产业规模。

  龙科兰花种植基地(一期)由低效闲置荒坡地打造而成,总规划面积500多亩,目前已有多家企业入驻,搭建有近5万平方米的种植大棚,是一个集研发、培育、销售于一体的生产基地。该项目的引入,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为当地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同时带动周边餐饮、电商、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

  依山傍水的乌美村发展水产养殖由来已久,近年来,在地都镇委、镇政府和东莞市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共同推动下,该村南美白对虾养殖风生水起,现有南美白对虾虾塘近2300亩。

  据介绍,在当地党政和帮扶工作队的“穿针引线”下,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科技特派团队帮助养殖户在虾苗选定、虾池建设、投喂技术等方面提供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养殖效益。通过养虾收入和土地委托经营,村民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村民的生活越来越舒心了

  乌美古称“邹堂”,是地都镇“邹堂郑氏”一族的开源地。十一世祖郑旻是明嘉靖年间进士,其后五世有四世中举,现留存有“科第世家”牌坊、郑氏祖祠等文物。2019年,“科第世家”牌坊和郑氏祖祠入选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行走在乌美村,一座座古朴宁静的祠堂诉说着乌美的历史,一个个耕读传家的故事在这里代代流传。说起村里的人居环境跟乡风民俗,村民们都赞不绝口,说在这里生活非常舒心。

  那么,乌美村村民为何有这样强的幸福感呢?原来,乌美村近年来共投入资金近600万元,落实村道硬底化、建设垃圾转运站;打造党员驿站、“进士”大街、建设体育公园等项目,有效提升了公共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整体村容村貌。

  崇文重教是乌美村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2015年,乌美村党委牵头发动外出乡贤和热心人士捐款,创立“乌美教育促进会”,每年对优秀教职工、优秀学子进行奖励。

  近年来,乌美村还积极响应榕城区“文化榕城”“文明榕城”“书香榕城”三张名片建设,持续丰富农家书屋藏书,并落实专人负责管理。如今,乌美村农家书屋有藏书近8000册,已成为村里的全民阅读空间,切实提升了乡村书香氛围和文化底蕴。乌美村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以“科技+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和美乡村。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