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锐磊
互联网时代,大家不再通过手写汉字传递信息,书法的实用性弱化,这对书法的传承来说不是好事。笔者认为,在生活“电子化”时代,书法的传承依然十分重要,学习书法不仅能增强一个人的文化自信,还能增强其对美学的理解,并提升人的情操和文化品位。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隶书,从草书、楷书到行书,书法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书法之美,美在风格多样,有的字体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的字体刚健拙朴、凝练厚重,还有的字体圆润丰腴、雍容大度。从字体看,楷书端庄,隶书舒展,篆书遒厚,行书潇洒婉转,草书狂放不羁。毛笔书写的痕迹疾厉、徐缓、飞动、顿挫,都受人主观的驱使,是一个人情感、情绪的发泄,书法能够把书家个人的生活感受、学识、修养、个性等悄悄折射出来,所以,通常有“字如其人”“书为心画”的说法。
书法教育实际上就是培养人格精神的一种文化活动,在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立人”功能。可以这么说,汉字书法是一种书写的艺术,鼓励大家练书法,绝对不是把汉字书写正确那么简单。中国人写好汉字,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增强家国情感的体现。笔者认为,大家可以在学习书法中接受文化熏陶,在欣赏书法作品中提升审美情趣,在学习书法技能的过程中拓展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在书法的学习应用中加深文化体验,增强自身对家国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教育部曾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肯定了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的重要作用,规定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笔者建议,成年人要为下一代做好榜样,在生活中抽空认真练习书法,带动下一代亲近书法艺术,传承好汉字书写技能,让写好字、练好书法在社会各界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