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集体回调,截至收盘,沪指跌0.42%,收报3364.65点;深证成指跌1.02%,收报10604.01点;创业板指跌1.43%,收报2213.41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66万亿元,较前一日萎缩528亿元。
行业板块呈现普跌态势,文化传媒、游戏、家用轻工、教育、光伏设备板块跌幅居前,仅煤炭行业、石油行业、通用设备、采掘行业、银行板块逆市上涨。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接近1000只,超4300只股票下跌。连板股走势分化,跌停个股数量有所增多,但整体上全市场仍有百股涨停或涨超10%.机器人概念股维持强势,巨轮智能等20余股涨停。红利股表现活跃,中国神华涨超4%.净流出方面,互联网服务、软件开发、文化传媒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互联网服务净流出86.70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国泰君安表示,结合量化模型、月度效应和监管政策,当下或正处于大小盘风格切换期,近期有望迎来大盘风格的回归;配置策略上,对于换手率较低的投资者(月频调仓),在中期思维下可以超配大盘风格;对于换手率较高的投资者(日频调仓),短期可以先对大小盘均衡配置,待模型信号更加明确后再进行相应超配。
中信建投表示,11月中旬至今,长端利率和信用债经历了一轮较为流畅的下行。市场一度担忧的政策刺激、发债高峰都陆续落地,但一级市场如期通过招投标承接了多数发行量,利率加速下行。此外,非银资金面继续恢复,抢券推动下利率和信用利差都明显下行。12月单月看,由于利率已经接近2%的心理点位,难免有所颠簸,在保持长久期不下车的同时逢小波段加仓。往明年看,配置盘欠配的情况没有明显改变,岁末年初配置盘加入后利率债下行可能更为流畅。
海通证券表示,随着年末临近,市场对于跨年行情的开启较为期待,基本面或流动性改善、政策催化是推动跨年行情展开的必要条件,接下来更应关注增量政策出台和基本面验证情况。目前来看,国内财政支出仍有发力空间,财政部也指出,明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即将到来的12月重大会议将对明年经济作出部署,短期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出台情况。展望明年,随着后续增量政策逐步出台和落地,我国宏微观基本面有望逐步修复,预计2025年实际GDP同比增速或在5%左右,同时2025年A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上升至5%-10%,进而支撑A股年度中枢抬升。结构上,科技制造和中高端制造有望成中期股市主线。借鉴历史,市场底部第一波反弹主要源自政策宽松、情绪修复,由于期间基本面趋势尚未明确,因此前期跌幅大、估值低板块往往会有明显修复。随着基本面逐渐得到验证,业绩支撑下市场中期主线将逐渐明晰,当下最需关注的是基本面更优的科技制造和中高端制造。
银河证券表示,目前来看,大盘仍需外力(政策)刺激,才能打破短期情绪摇摆不定的现状,在政策落地前,市场大概率延续震荡走势。操作层面,短期市场以窄幅震荡为主,建议继续高抛低吸。方向上,会议正式落地之前,资金对政策的期待会成为短线交易的关键,部分资金继续尝试从科技向消费切换。结合最新的PMI数据有超预期表现,资金可能继续尝试在“内循环”与“顺周期”的方向寻找机会,但资金切换的趋势能否形成要看后续政策落地的实际情况。若政策对消费的刺激超预期,则资金可能从新消费纵深到传统消费领域,反之资金大概率回流科技领域,再次进行概念和题材的情绪博弈。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