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秀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探究,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让他们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感,是我们低年级数学老师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个性差异,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尽力挖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关键,是让孩子们在一开始接受数学教育时就能培养起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经验。
一、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适当的游戏活动,既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交际能力的发展,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经常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做游戏这一教学手段,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10的组成与分解”时,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参加游戏的小朋友头戴数字卡,伴随着“找呀找呀,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旋律,相互找朋友,头饰上的数能组成需要分解的数,就是一对好朋友。
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读儿歌,学生能很快记住10的组成,使学生们在感性直观、轻松自如的游戏中,感知了抽象的数学理念,其乐融融,使他们在趣味中学习。
二、创设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充满着数学。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陶醉于数学情境之中。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我常把书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编成一个个故事,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如,在“复习乘车”时,我创设故事情境出了一道题:“日落西山晚霞红,我把小鸡赶进笼,一半小鸡进了笼,还有1只在捉虫,另外4只围着我,叽叽喳喳闹哄哄。请你算一算,一共有几只小鸡?”学生们看完了这个栩栩如生的故事表演,学习积极性可高了,很快他们就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1+4=5,5+5=10”。然后,我又鼓励学生用编小故事的方法,利用书上的图片编故事,学习算术,学生们学得兴高采烈,主动积极。
三、及时复习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听课之后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好比吃饭要消化一样,是消化吸收知识的重要环节。这种复习可以把听课时理解不清的内容弄明白,使已经听懂的知识加深印象,搞清新旧知识的逻辑联系,以便融会贯通,把学过的知识真正变成头脑中的财富。例如,我在教学完《数字7的读写》后,设计“出手势”这一游戏来巩固所学知识: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7的组成,现在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你们根据老师的手势出手势,使这两个手势表示的数合起来是7.试一试吧!
师:我出“4”。(出示四的手势)
生:我出“3”。(出示三的手势)
合:3+4=7.师:下面请同桌的同学相互玩一玩,看看合作最好的是哪一组。
通过做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及时复习知识,实现的寓教于乐、寓知于玩的新教学方法。
四、给予表扬评价培养学习兴趣
表扬是保持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重要手段。小学生的荣誉感特别强,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正确、恰当的表扬。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眼睛注视着他们,以一种期待的眼神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要注意不失时机给予表扬、鼓励,哪怕只是答对了一道简单的题目,教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像奖励小红花、小贴纸等,并且夸赞他们聪明、学得好、学得认真等。这种积极的反馈会让学生觉得自己能学好数学,进而增强自信心,更愿意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要因人而异,对待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应适当降低标准,侧重表扬,鼓励其进步。这种积极的反馈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充满了希望,觉得自己能学好数学。
总之,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启发诱导,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的培养,鼓励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让学生想学、乐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