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涨0.23%,收报3388.06点;深证成指跌0.26%,收报10927.51点;创业板指跌0.52%,收报2256.51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超2万亿元,较前日小幅放量662亿元。
行业板块涨跌互现,商业百货、食品饮料、美容护理、旅游酒店、酿酒行业等大消费板块涨幅居前,通信设备、电源设备、通信服务、光伏设备、光学光电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2100只,近百股涨停。大消费股集体走强,乳业、零售、食品等方向领涨,中百集团等多股涨停。券商股尾盘再度拉升,中国银河涨停创历史新高。固态电池概念股持续活跃,圣阳股份等涨停。下跌方面,算力概念股集体调整,深桑达A跌停。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商业百货、酿酒行业、食品饮料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商业百货净流入17.44亿元。
净流出方面,软件开发、互联网服务、半导体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软件开发净流出100.3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中信证券研报称,2月24日人民日报发文阐述人工智能的国家战略地位,AI应用的快速发展有望进一步带动上游材料端需求的持续增长。同时,外部限制加码条件下国产替代与自主可控进程或将进一步加速。建议重点关注AI投资主线下算力、存储相关的半导体新材料。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表示,全国两会有望持续强调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浙江、上海等海洋大省均提出加快海风建设发展,海风作为海洋经济重要代表呈现边际向好趋势。2025年海风高弹性助推风电高增,预计2025年陆风、海风装机达90-100GW/12-16GW,同比增长25.35%/250%.长期来看,分散式风电、风电机组升级改造恰逢大规模设备更新,有望为行业贡献新增长点。同时,全国两会或指引整治“内卷式”竞争,风电产业链价格有望逐步企稳。风机整机厂商毛利率有望2025年好转,零部件价格稳定,大兆瓦结构性紧缺或带来价格微涨。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关键技术突破正在带来新一轮产业创新浪潮,“人工智能+”已经成为A股当前最重要的投资主线。通过对两次行情的深度对比复盘,当前人工智能已经进入景气验证阶段(类似2013年年初),有望成为市场长期主线。未来行情可能“由硬到软”,从龙头扩散,重点关注端侧和应用领域的爆发式增长。
东吴证券研报指出,近期以机器人、AI为首的科技股成为市场焦点,经过一段时间上涨后,各种题材股在高位强势整理,市场大幅低开后修复有序。全国两会前处于政策、业绩、经济数据的真空期,对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预期较强,资金相对活跃,因此弹性较高、有想象空间的小盘风格收益高于大盘,目前开始至两会之前,科技部分板块开始轮动,市场风格可能仍然以成长类+制造类为主,科技仍有胜率。同时,年报披露期间,业绩成为关键点,警惕亏损股、退市风险股。
中原证券表示,2月市场整体震荡上行,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算力等主题大涨,科技股整体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板块。机械行业里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液冷散热、AIDC等主题大涨,整体是围绕人工智能,以人形机器人和算力建设为两大抓手展开主题行情。建议配置基本面向好,盈利稳定,分红和股息率较高的传统工程机械、高铁设备、矿山冶金设备龙头。主题投资方面建议继续聚焦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以及算力建设相关的液冷散热、AIDC受益的发电机等概念龙头。
华泰证券认为,从目前的估值水平分析,市场仍只是在“纠错”过程中,难言过于乐观。往前看,中国AI产业链的发展及中美关系在多极化世界中的重新校准,或将是驱动市场估值、风险溢价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此时,如果周期性行业在加速出清后出现企稳、甚至和中美关系/AI高速发展形成需求和预期的正向反馈,则市场热度不仅有望延续,且可能进一步扩散。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