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就俄罗斯客机失…
·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
·锚定目标苦干实干 …
·乘势而上加力接续创建…
·书写生态保护和高质量…
·强化电动自行车强制性…
·深国际粤东物流枢纽基…
·海关精准服务护航 揭…
·减轻百姓看病负担 …
·清积水,灭蚊虫!基孔…
·校地双向奔赴聚合力 …
·保护湿地,珍爱红树林
·653万元!揭阳福彩…
·夏日书香浓 “充电…
·探索红色文旅与乡村振…
·防溺水,救援专家手把…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
·适应新形势新变化 …
·多措并举整治质量领域…
·上半年我国黄金产量消…
·2025粤澳名优商品…
·我国对战略矿产走私出…
·在全国开展充电宝质量…
·梁希贤:黄河岸边的铁…
·加强金融服务农村改革…
·我国上半年实施汽车召…
·“百名红通人员”周静…
·泰柬边境冲突造成人员…
·俄客机失事 机上4…
·公不公开,都是问题
·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对…
·亚行调低亚太发展中经…
·美环保署拟撤销气候变…
·日行7000步大幅降…
·黄皮排骨汤:传递夏日…
·夏日“螺蛳”美味来
·当新疆羊肉碰到粤菜师…
·古井烧鹅
·茉莉葡萄荔枝饮
·冬瓜排骨陈皮汤
·行业转型提质步伐加快
·房易贷及建易贷
·深化改革 紧抓发展…
·沪指站上3600点 …
·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的…
·今年二季度基金整体净…
·党建“充电”强根基 …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探究
——以议题式教学实践为例

时间:2025/7/25

  □ 陈婷婷

  新课标将“家国情怀”确立为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而议题式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本文基于教学实践,系统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借助议题式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实施路径,包括情境创设的具象化策略、红色资源的整合逻辑、时政热点的链接方法等,为核心素养培育提供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操作范式。

  一、融入家国情怀教育的时代价值

  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价值观塑形的关键期,正面临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部分学生存在国家文化认知碎片化、历史认同模糊等问题。道德与法治课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具有三重维度的意义:在个体发展层面,有助于学生构建正确 “三观”,培育自立自强的人格特质与法治观念;在民族认同层面,能够激发爱国情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在社会参与层面,可增强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担当,助力其成长为“强国有我”的时代新人。

  二、议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与创新路径

  (一)构建“议学共同体”:从知识传递到情感共鸣的范式转型

  议题式教学通过创设具身化情境,以贯穿课堂的议题链为纽带,将抽象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探究活动。教师需立足课标要求与教材重难点,结合学情构建“活动型课堂”,引导学生在“议中学、学中悟”。例如在《坚持党的领导》教学中,以《黄河大合唱》等红色歌曲为议题切入点,通过旋律赏析、历史背景溯源,让学生在艺术体验中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逻辑,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认知跃升。

  (二)红色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奠定情感教育的文化根基

  红色文化作为爱国主义精神的物质载体,蕴含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元素。教师可在课堂导入环节实施 “资源活化” 策略:借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春天的故事》等时代金曲,搭配战争年代历史影像、影视剧经典片段,迅速激活课堂情感场域。如在《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一课中,以《我和我的祖国》歌曲 MV 导入,通过“歌词意象分析-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时间轴绘制”的议题活动,让学生直观感知“国家与个人命运共同体”的深层关联,为后续教学奠定情感基调。

  (三)生活化情境的层递式创设:实现家国情感的体验升华

  情境作为议题式教学的核心载体,需契合初中生形象思维占主导的认知特点。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三维情境体系”:以《集体生活邀请我》教学为例,先以班级篮球赛视频创设微观生活情境,再链接疫情防控中“全国一盘棋”的中观社会情境,最终升华至“家国一体”的宏观价值情境,通过“班级温暖-社会担当-国家责任”的议题链设计,引导学生在“境中议、议中悟”。在《增强生命的韧性》教学中,以“尼克·胡哲励志故事-学生挫折案例分享-《百年中国变迁》纪录片赏析”为情境脉络,通过“个人成长-民族韧性-国家发展”的议题进阶,将生命教育与家国情怀深度融合。

  (四)时政热点的精准化链接:培育家国担当的责任意识

  时政素材的时效性与思想性,能够有效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教师需精选正面典型案例构建议题情境:在《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教学中,以“河南暴雨救灾中的凡人微光”为议题主线,通过“救援案例分析-制度优势探讨-公民责任承诺”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剖析“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现象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知,增强“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

  (五)实践场域的拓展延伸:推动爱国情感的行为外化

  家国情怀教育需遵循“认知-情感-行为”的发展规律,通过实践活动实现从课堂到生活的价值迁移。可设计三级实践体系:基础层为“红色足迹追寻”,如祭扫烈士陵园、参观革命纪念馆;发展层为 “社会服务参与”,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创新层为“文化传承行动”,如组织“红色故事会”、开展“时政微评论”等活动,推动爱国情感向行为实践的转化。

  三、结语与展望

  实践证明,议题式教学通过整合多元资源、创设真实情境,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了可行路径。面向未来,教师需持续深化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结合数字化教学改革,创新议题式教学的实施路径,为培育兼具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时代新人提供更富活力的教育范式。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