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陈星星 李思敏 通讯员 夏晓芝 林伟旋) “铁门一拆,亮堂又通畅!”榕城区中山街道中山路246号曾广武龙狮武术馆内,随着封闭仓库的铁门和围墙的消失,原本相隔的前后院豁然贯通。街坊无需再绕行几十米,游客信步即达——这处看似细微的拆改,不仅擦亮了街区风貌、激活了文旅资源,更是揭阳古城保育活化与“百千万工程”落地生根的生动缩影。
古城的保育活化,既是守护历史文脉的民生课题,也是盘活资源潜能的发展契机。中山街道党工委将街区风貌提升作为“百千万工程”工作的重点,坚持问需于民,推动一线攻坚与破题。在中山路,曾广武龙狮武术馆的铁门与内墙阻隔空间、影响通透。为打通街区“脉络”,中山街道党工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厘清武馆租赁产权关系;店马社区“两委”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凝聚多方共识,由社区党委副书记林少伟带队先后与武馆负责人、原业主促膝沟通。“打通空间,既能方便居民游客通行,也能让武馆的龙狮文化更好地融入街区,助力古城保育活化。”一番坦诚交流,换来双方毫不犹豫的响应:“全力支持!为了古城新貌,我们自愿拆除!”这份源自古城发展的深切认同与鼎力支持,化作了行动最坚实的基石。
中交四航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调配人员与设备进场作业。施工团队高效协作,不仅平稳拆除了铁门与围墙,更同步完成了施工废料的清运,让周边环境保持整洁。这道“拆”出来的通透,不仅瞬间打开了街区视野、舒展了空间格局,更映照出党委引领、群众响应的同心之力。
据中山路项目现场业务负责人郑仲钦介绍,自4月份启动中山路外立面及街巷提升工程以来,外立面及屋面工程进度完成80%,现状外立面脚手架拆除达40%,预计9月初可全面完成拆除。届时,中山路的古城风貌将进一步焕新。
一砖一瓦的取舍,丈量着古城的温度。经过改造,原本封闭的角落已融入街区肌理。随着古城保育活化深入推进,越来越多像这样的“民生小事”落地见效,既守护着古城文脉,也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收获幸福,成为大家携手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 |